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水利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专题专栏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智慧党建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 内容
武进:水清岸绿焕新颜,河畅景美绘新卷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武进区   浏览次数:   字号:〖

清晨的何家浜畔,几位老者悠闲垂钓,他们的对话随风飘来:“还记得去年这河里的淤泥都快漫上岸了吗?”“现在可是大变样喽,连多年不见的鲫鱼都回来了!”

晨光熹微,何家浜的波光中倒映着两岸绿树。几位晨练的居民沿着新修的步道慢跑,不时驻足欣赏河景。这样惬意的画面,入框便成景……

标本兼治,从两条河道破题

在何家浜和大庆河,曾经的河道淤积、岸坡杂乱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水流畅通、水面清澈、两岸披绿的新面貌。今年4月,这两条总长超2km的跨界河道,经历了一场彻底的“生态美颜”,牛塘镇对何家浜和大庆河河道及相连箱涵进行了全面的清淤疏浚和清杂绿化,累计清理淤泥约1.2万m³,绿化面积超过1万㎡,新种植各类灌木乔木300余株,同时新建截流泵站,极大地提升了河道的行洪排涝能力和水动力条件。何家浜与大庆河的焕然一新,共同构成了牛塘镇洮滆片区水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何家浜和大庆河的蝶变,是牛塘镇深耕河湖治理、扎实推进“绿水保护战”的缩影。近年来,牛塘镇将“治水”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突破口,以水体流域治理为核心,结合镇区水系规划,融合发展新路径,系统治理“大中小微”水体。在这一治理思路的引领下,乱子浜焕然一新,不仅河道畅通无阻、水体清澈见底,更是以“游塘河”的新名字获得重生,沿岸新栽植的240余棵樱花树已初显规模,昔日的泥泞岸坡变成了生态休闲步道;上田浜则通过打造亲水平台和景观廊架,将水岸空间与田园风光完美融合。这些河道的综合治理成效,标志着牛塘镇水环境治理正在从单一的水质改善向综合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提升迈进。

由点及面,支流支浜逐步消劣

支浜消劣是“止血绷带”,只有先止住污染源“出血点”,生态提升才能发挥“造血活血”作用。在河道治理提升的同时,牛塘镇直面水环境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全力攻坚支流支浜消劣这一硬骨头。针对支浜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等治理难点,通过编制“一浜一策”精准治理方案,创新采取差异化治理策略,让昔日“被遗忘的角落”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前南望浜以控源截污为主,实现周边生活污水全面接管;老街河创新采用光磁共振净化设备,促进水质提升;张家浜安装SLHJ型系列高效河水净化系统,并改造建设截污泵站;朝东浜侧重河道清淤、排口截污、岸坡整治等一系列生态整治提升。经过系统治理,四条支浜已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水质实现稳定达标,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清水走廊”的美丽蜕变。

小微水体,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主干河道是“大动脉”,那么散布田间地头的小微水体就是“毛细血管”。牛塘镇推出“小微水体治理+”模式,将小微水体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及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

在竹园社区上村,原本淤塞的池塘被疏通清理,周边铺设了砖石步道,增添了休闲座椅,变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村干部介绍说:“这个小池塘治理后,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成了村里的新景观。”

近三年,全镇累计整治类似的小微水体260余处,完成了治理全覆盖,实现了水流通畅、水质清澈的目标,更打造了丫河村、塘口村、漕溪村小微水体优秀片区等一批示范点位。这些“不起眼”的小微水体串联起了全镇的水系网络,形成了活水循环的良好生态。

夜幕降临,何家浜河畔又热闹起来,老人们散步聊天,孩子们追逐嬉戏,绘就出一幅人水和谐的新画卷。从支浜消劣推动水环境提升,到小微水体精准治理延伸“最后一公里”,从大河大湖的系统整治,到沟渠塘坝的清澈复苏——不仅是水清岸绿的景象重塑,更是一条以水润村、以水兴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水环境治理绝非一蹴而就,更需久久为功。下一步,牛塘镇将压实河长职责,强化日常巡查与流域统筹,推动建立“一河一策”精细化管护机制,让更多河流焕发生机,让一泓碧水成为美好生活最动人的底色。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网站地图
单位联系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