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水利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专题专栏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智慧党建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 内容
钟楼:河长制助力白荡河“旧貌换新颜”
发布日期:2025-05-16   来源:河长制处、钟楼区   浏览次数:   字号:〖

初夏的白荡河,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令人瞩目的是,在短短30天内,这片水域历经系统性环境整治,成功实现从"船舶淤塞"到"河畅景美"的生态蜕变。此前巡查发现,该河道内无序停泊着12艘废弃船舶,导致水体流通受阻、沿岸环境受损。如今,随着最后一条铁驳船被成功吊离水面,一场为期30天的河道整治攻坚战圆满结束。这背后,三级河长联动体系通过"问题发现-责任分解-督办落实"闭环机制,实现从河道巡查到问题整改的全流程管理,成为河长制在城乡环境大整治中的生动实践。

破局:直面河道历史顽疾

整治前

白荡河永红村段曾是太滆乡渔民上岸后的“历史遗留区”,12条“僵尸船”长期霸占河道。这些锈蚀的铁驳船和破损的水泥船,不仅严重阻塞航道,还成为生活垃圾倾倒点和油污泄漏源,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在河长制的管理体系下,各级河长肩负起河道治理的重任。白荡河的河长们敏锐地察觉到白荡河的问题,借着城乡环境大整治的契机,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正式打响河道生态环境保卫战。河长们深入调研,全面梳理问题,将清垃圾、移船只、拆违建、治污染作为重点整治任务,力求彻底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攻坚:刚柔并济出实招

精准摸排,建立详细档案

河长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地毯式”摸排工作。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访问船主等方式,建立起包含船舶产权、家庭状况等12项要素的档案库,形成完整的问题清单。这一举措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整治工作有的放矢。

制定“一户一策”,化解抵触情绪

依据详细档案,河长带领团队精准建立“一户一策”方案。在推进整治工作过程中,注重政策宣传与警示教育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向村民宣传河道整治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对涉及的村民进行警示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僵尸船”对河道环境的危害。同时,针对困难群体,河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提供临时安置和就业帮扶,真正做到“拆船不拆心”,有效化解了村民的抵触情绪。

凝聚合力,构建“共治共享” 格局

在河长的引领下,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街道、村两级工作人员下沉网格。同时,河长积极发动热心村民和志愿者参与清理工作和河道巡查。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形成了“共治共享”的河道治理新格局,为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效:水岸同治成果显著


整治后

在河长制的有效推动下,此次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白荡河的12条船只全部清理完毕,4处违规搭建棚屋被拆除,河道行洪能力恢复至标准水平,沿岸脏乱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村民代表满意度测评达到95%以上。

为确保整治成果得到长效巩固,河长推动永红村委成立了河道保洁志愿队,定期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同时,将河道管理纳入村级网格员职责,明确责任分工。此外,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增设“禁止私占河道停泊船只”条款,从制度层面保障河道治理成果。

白荡河的成功蜕变不是终点,而是钟楼区河长制工作的新起点。在河长制的持续推进下,钟楼区将以白荡河治理为样板,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推动城市管理提品提标,打造更多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让更多的河道展现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魅力。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18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