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古运河的涟漪中,一声跨越千年的水韵回响正被童心唤醒。由常州市天宁区水利局、天宁街道办事处、舣舟亭社区党总支共同举办的“水韵童行·点滴成川”——2025年天宁区节水小卫士行动拉开帷幕,将古诗文中的柔情、甲骨文的墨香、实验室里的微光与河岸的足印共同编织成一张立体水网,让青少年在文化浸润与科学实践中,完成对生命之源的全新认知。
水脉寻根:在古诗文与甲骨纹路里触摸文明
竹简展卷间,一首《引水行》古诗手势舞拉开了序幕。伴随着悠扬的古乐,来自延陵小学的学生代表用肢体语言诠释着唐代诗人李群玉笔下“一条寒玉走秋泉”的灵动与“十里暗流声不断”的壮阔。简单易懂的诗句与与当代节水童谣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是文字的解密游戏,更是在文明基因里寻找节水意识的原始密码。在甲骨文里寻水脉环节,孩子们化身考古学者,在“川”“河”“泉”等古老文字的象形结构中,发现先民与水共生的智慧。当稚嫩的手指似水波纹般在空中描摹,常州古运河的桨声与殷墟卜辞的祈雨声竟产生奇妙共鸣。
延陵小学学生体验《引水行》古诗手势舞
水滴探秘:在科学实验中体悟生命循环
为了将抽象的科学原理化作触手可及的生命体验,在互动问答和水循环小实验环节,工作人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水循环中的每个要素,并通过实验装置模拟了水从蒸发、凝结到降水的全过程。孩子们亲手描摹出整个循环,并观察期间水的变化,亲眼见证了一滴水的奇幻漂流,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科学原理。期间增设创意DIY,他们发挥想象力,用五彩缤纷的颜料在香薰地球蜡烛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绿色地球梦,一笔一划作都寄托着对地球母亲的美好祝愿,也表达出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的决心与勇气。
延陵小学学生体验《引水行》古诗手势舞
足迹丈量:用脚步书写护水宣言
在"徒步丈量古运河"的实践场中,孩子们用脚步丈量河流,用眼睛观察水质,用心灵感受水与城市的关系。这种亲身体验,让节水意识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是节水理念的立体实践课堂。5公里徒步变成了移动科考,他们在北市河畔记录排污口坐标,用画笔拓印沿途美景,在最终抵达天宁街道节水教育基地时,记录本的图文、心中所思所感,已悄然拼凑出完整的水系生态图谱。这种“行走的课堂”设计,让地理课本上的等高线真正流动起来。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所说:“以前觉得节水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每一滴水都与我息息相关!”

延陵小学学生徒步前往节水教育基地
宣传引领: 形成全民节水“凝聚力”
水,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文化与科学,连接着个体与自然。下一步,天宁区将充分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类节水相关活动,使市民自觉践行节水、护水行动理念。通过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公共机构、节水型居民小区等载体完善,逐步规范水资源管理、扩大整体覆盖范围,在严格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的同时,营造“人人节水、人人惜水、人人爱水”的浓厚氛围,不断巩固节水工作成效。
活动人员在节水教育基地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