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河湖治理和保护水平,营造良好的河湖生态环境,金坛区全面构筑河道生态新格局,进一步擦亮河湖生态底色。
齐抓共管,推进水生态治理。坚持“生态+”理念推进湟里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新丰河、后渎港、太平河、向阳河等河道综合治理,通过“河道疏浚、护岸新建、生态保护”等措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全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同步启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打造更多水岸共生、文景共荣的幸福河湖。
多元共治,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洮滆片区水环境质量提升为目标,突出抓好丹金溧漕河、北干河等骨干河流的水质提升工作,选取20座河湖库进行水域监测评估,全面了解和提升河湖健康状况。以农村河道养殖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强化河湖库空间管控,规范涉河项目管理,重点推进骨干河湖“四乱”问题清理,共同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以季节性水葫芦防控为手段,强化河湖指导并支持版块配齐配优保洁设施、打捞队伍等,持续提升河湖长效管护能力。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深化“人大+河长”协作机制,健全与无锡宜兴、镇江丹徒的跨界河湖联动,实现“分头治水”向“联合治水”转变。
协同共享,优化水资源利用。统筹好“严控新增”与“存量挖潜”的关系,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逐步实现超计划取水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制度,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统筹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河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机制、水域岸线有偿使用的进入和退出机制,联合茅管办、文旅局等探索打通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生态价值转换通道,以水为脉培育壮大亲水经济,以水为媒推动文旅“出圈”,让绿水清波荡漾起百姓宜居宜业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