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武进区防洪治涝能力,改善水系连通条件,进一步发挥水利工程在促进水体有序流动方面的作用,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动建设祥和美好、安全稳定的现代化常州城市安全强基工程,按照市、区规划和批复,武进区防洪除涝及畅流活水闸站建筑物一期工程于2023年4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由长沟河南枢纽、湖塘河南枢纽、大庆河枢纽、武南河立交枢纽组成,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工程总投资为34245.92万元。
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市水利局和武进区水利局精心指导下,与参建单位共同克服工程邻近高等级公路、密集厂房、新建住宅小区、年久民居以及众多高压线路和地下管线等难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联合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扬州大学、利欧泵业、合肥恒大、东方日照电机、武进第一水机厂、江苏洛凯电器、中国电信集团等多家科研团体,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新产品,用“新质生产力”提高工程建设效率,提升智慧水利建设“含金量”。
创新设计理念,武南河立交枢纽成为江苏省首个自备动力的倒虹吸布置项目。立交枢纽将水闸、泵站、隧涵、沉井和顶管等多种水工建筑物进行了整合与优化,开发了闸泵涵变截面共体结构及其一体化新布局。共体变截面结构的设计不仅填补了相关结构计算的空白,并在技术应用上取得了新突破。首创前置永磁电机驱动的贯流泵,成功将永磁变频电机应用于超低扬程卧式机泵设备,为超低扬程新型泵的研发奠定了基础。通过数模、水工模型以及三维空间应力模型的分析与研究,成功获得了在高水头、强透水条件下,沉井和顶管防渗安全关键技术。这一成果验证优化了新结构和新布局的创新设计。
推进学研结合,开工至今累计获得授权知识产权共 1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新型实用专利9项、软件著作1项,行业工法3个),发表科技学术论文5篇,《武南河立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已申报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研发取得的科研成果全部应用于工程建设,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其中,首创前置永磁电机驱动的贯流泵,为国内率先大规模应用,并获得了水利部新产品证书;高低压配电柜首次采用国际先进的小型化智能型柜,极大减少了体积与散热,并实现了在线实时监控;沉井与顶管施工采用了BIM物联网技术,精准控制沉井下沉,通过数字化顶进设备实现了顶管的快速精确推进,其《大型沉井几何姿态的智能可视化控制下沉施工技术工法》获国家专利。此外,《提高水泥搅拌桩一次验收合格率》获QCⅡ类成果、《软土河床条件下反压大直径搅拌桩施工工法》获国家专利、《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工程综合管理平台v1.0》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参建单位在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基础上,严格施工管理,实行“首件验收制”“举牌验收制”,投入“安全体验馆”“安全讲台”,构建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安装塔吊360度旋转喷淋降尘设备,规范盘扣式脚手架外挂钢笆网,推进“月结月清”无欠薪项目建设,获得各界一致好评,曾多次代表常州市承担省考任务。
2024年12月31日,一期工程四个枢纽通过完工验收,计划2025年汛后完成竣工验收。工程投运后,可提升武进城区防洪除涝标准,增强河网水动力与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区域河网水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