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走近金坛长荡湖,唐代诗人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美景再现。近年来,金坛区以山为纲、以水为脉,将幸福河湖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打造。
“穷山洼”变成“聚宝盆”
几年前,李月华退休回村,家门口是一条臭水沟。现在,仙姑村投入上亿元建设美丽乡村,将小微水体与附近塘坝、水库连通,打造梯级水坝景观。到了雨天,山坡、水库水自然流到小微水体,形成一道天然“瀑布”。村民们开窗见山、临河听水,再享悠然田园生活。李月华看到了商机,在仙姑湿地公园旁办起了农家乐。
仙姑村因水而美、因水而富,走“水利+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入选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拥有农家乐26家,是集水文化展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村。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仙姑村“瀑布”、湿地公园成为网红打卡点。
仙姑村小微水体治理只是金坛的一个缩影。2024年,金坛“丽景金沙”民生实事项目实施30条市级幸福河湖和整治提升21个小微水体,通过生态清淤、岸坡修复和水环境美化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微景观”。
“幸福河湖”变成“幸福源泉”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夜幕降临,随着一曲《泉水叮咚响》,广场舞在直溪湿地公园拉开序幕。
村民董阿姨见证了湿地公园的建设:“这里不仅可以跳舞,还可以散步、健身和休闲。”“几年前这里河道被杂草、垃圾塞满,可以用‘一潭死水’来形容。”直溪镇将“幸福河湖”与湿地公园建设相结合,公园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整个湿地公园形成生态链接的“一心一带三联接”整体空间,“一心”即中心浮岛休闲平台,“一带”即公园滨水体验景观带,“三联接”即沿岸生态水域形成生态联接线。
“湿地公园与鲍塘河整治相结合,通过河道疏浚、圩堤加固等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标准,沿岸种植了狗牙根草坪护坡,增强景观效果。”直溪水利站站长魏东说,这样既改善了区域水环境,又确保了下鲍塘圩内企业和人民生命安全。
“我们组建了一支由7人组成的保洁队,对湿地公园实施常态化保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解决。”徐海平是鲍塘河镇级河长,他说直溪镇把湿地公园纳入镇级河道长效管护范围,定人定时定点巡查和数字化监控结合。
“提醒函”变成“履职辅导”
在幸福河湖建设中,金坛区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联动,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升重点河道水环境质量,在建立“河长制+纪委监委”“河长制+检察长”“河长制+人大”基础上,今年加大河长履职督查力度,对河道巡查中发现的问题,除由区河长办开出“提醒函”,还强化区“攻坚办”“河长办”联动,坚持标本兼治原则,河长履职互查“擦擦背”、深剖根源“流流汗”,对新任河长、履职中发现问题的河长进行“一对一”和“面对面”辅导,一针见血提出存在问题根源并限期整改到位。
2024年,金坛投入700万元建设幸福河湖和整治小微水体,聘请第三方单位每季度进行考核评估,升级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空地一体”巡航数据采集应用系统,建立“河湖有巡查、举报有奖励”公众监督制度。金坛区委书记、区总河长陆秋明多次带队巡河,持续优化水生态、释放幸福河湖建设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