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长荡湖就是养育了上黄人的“母亲湖”。如今的长荡湖湿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绿茵遍野、草木欣荣,人与自然在这里共同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以前湖里到处是大片大片的围网,养殖密度高,加上各类污染物乱排放,长荡湖的水质状况十分堪忧。”家住长荡湖湿地公园附近的市民张小保回忆。溧阳上黄镇丰富的河湖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老百姓靠湖而居,大部分选择从事水产养殖,那时的长荡湖对大家来说就是一个“生产湖”。虽然水产养殖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但水产养殖严重影响着水环境质量,尤其是养殖尾水氮磷排放指标高,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随着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在全面完成长荡湖湖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仅仅耗时半年,长荡湖湿地公园内1169.62亩鱼塘就全部退养完成。2023年春节前,长荡湖湖区9817亩的围网被全部拆除,长荡湖成功实现了从“生产湖”向“生态湖”的转型。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围网都拆啦,水也干净了,现在这里就是公园,都成网红景点啦!”张小保满脸乐呵。
一路走来,上黄镇对于生态品质的追求并非局限于以长荡湖整治为代表的水环境治理,镇区诸多生态项目的落地和开展,极大程度丰富了“滨湖小镇”四个字的内涵。
在上黄镇坡圩村,溧阳市养殖池塘标准化生态综合净化项目正在有序运行着。“我们这个项目2023年改造完成,面积356.9亩,主要养殖河蟹。”项目现场工作人员吴晶晶告诉大家,标准化改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进一步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改造后的池塘格局有较大的优化提升,而得益于蟹塘水质的提升,蟹塘中供螃蟹栖息、隐蔽和食用的水草会更加密集,这样一来,螃蟹自然更优质,养殖户们赚满口袋也就更有了保障。
“坡圩村这个标准化生态净化项目只是上黄镇的一个小点。去年,我们镇区实施了3300余亩养殖池塘的标准化改造,真正实现了养殖尾水生态净化达标排放。”上黄镇党委副书记杨建中介绍。
水环境整治、养殖池塘标准化生态综合净化……生态品质再突破是上黄镇为自己量身定下的前进目标,一系列精准举措的落地落实也让上黄镇的生态风光愈发迷人。
“下一步,我们持续借力河长制,努力在生态治理攻坚和生态修复统筹这两大生态提质工作上寻找突破口。”杨建中告诉记者,在拆除长荡湖9817亩围网的基础上,上黄镇将全面推进长荡湖沿湖5000余亩养殖池塘清退工作,切实筑牢长荡湖生态安全屏障。除此以外,镇区还将分阶段对全镇境内35条总长近60公里河道实施全域水生态修复工程。今年将先行启动一期项目对中干河、华荡河及其支流进行治理,建设湿地、生态缓冲带和水下森林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流域综合功能。
“治理一湖水,幸福一方人”是今年上黄镇在“两山”转化上持续探索、突破的工作目标。下一步,上黄镇将致力打好“太湖牌”,推进“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力争EOD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落地,启动全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三年行动。同时依托长荡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华曙猿地质公园、南山后特色田园乡村等资源禀赋,借助环湖路的建设,强化与国家地理、同程等文旅品牌合作,全面激活镇区农文旅资源,创出上黄治水兴镇新范式,让生态品质成为上黄的核心竞争力。
“生态优先”唤回碧水蓝天,“绿色崛起”加速品质突破。如今的滨湖小镇翠可见山、碧可望水,正在释放巨大的“生态效应”,生态保护与经济腾飞齐驱并进的品质突破画卷正在上黄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