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在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691条河道和2个湖泊。为了更好地实现河湖治理,武进区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河长制”,经过五年发展,“河长制”工作遍地开花,河湖治理呈现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可喜景象。
“联合河长”共奋进 跨界河湖好治理
前戴浜是一条贯穿武进区雪堰镇、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和惠山区阳山镇的跨界河道,总长5.76公里,其中雪堰镇境内长达5.25公里。2021年11月25日,雪堰镇会同另外两镇签署了《三镇联合跨界河道联合河长制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这一全省首个镇级跨市联合河长制工作机制的建立,让这条曾经沦为“三难管”的河道如今“家家”爱护。
钮建明作为雪堰镇周桥村党支部书记又身兼村级河长这一要职,除了负责河段日常巡查工作,监督举报入河排污口违规排污、水事违法事件等,还要经常走访村民,收集问题和诉求。他坦言,在村里任职多年,前戴浜的治理工作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如今搭上了联合治理的“友谊桥”,在河道管护上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邻近村民居住幸福感也日渐提升。
2021年年底,三镇联合对前戴浜进行了清淤整治,下一步将继续提升改造,对其岸坡进行优化处理。
经过摸排,武进全区共有七十多条跨界河道,目前已经全部建成了联合河长制。
“青企河长”发挥优势 科技赋能治水路
2017年,武进在全国首创“企业河长制”,全区170余名企业家当上河长,推动治水模式从“政府单一途径驱动”向“政府-企业-社会协调多途径驱动”的提档升级。2022年,武进区水利局河长办再度发力,于五月底启动“青企河长”工作机制,为全区河长队伍注入新活力。
安春雨作为武进环保企业大禹水务公司的总经理,在得知河长办要成立“青企河长”队伍后,踊跃加入并担任了龚巷河河长一职,助力全区“武水共治”,利用企业的污水处理、管网清理等机械化装置来科技治水,让企业回报社会、自觉承担起绿色发展的责任。作为“青企河长”,安春雨不仅要定期巡河,实时关注河水水质情况,还会定期和其他青企河长碰头,互相交流分享治理经验。
武进区今年着重倡导青年企业家加入河长制队伍,目前共有15名“青企河长”,主要来自水污染防治重点企业、河湖保护治理相关优势企业、技术装备应用推广机构等,旨在探索“企业深度参与、科技赋能治水”新模式。
“桑榆河长”再助力 水美宜居享晚年
武进区的“桑榆河长”治水征程也正式启航。59岁的吕所明是马杭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距离退休仅有几个月,他响应号召,主动揽下黄土浜的护河工作,成为一名“桑榆河长”。每天早晚,他都会巡河一遍,对行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检查河岸公示牌是否有倒塌、破损等现象,将问题及时反映给属地河长办。
据统计,武进区“桑榆河长”队伍已有58人,主要由全区各个板块以及水利、生态环境、农业等部门的离退休干部组成,采取“日常+集中”相结合的巡河方式,构筑“15分钟服务圈”,主动宣传河湖保护理念,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监督,为河湖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赓续“河长制”荣光 “幸福水乡”绘新卷
五年来,武进区693条河湖,4229个小微水体实现了河湖长制全覆盖。全区上下依托河长制厚植生态底色,促进绿色发展,省级水功能区达标率由2016年的33.3%提升至2020年的100%,2021年“水十条”断面考核全部达到国、省考要求,优Ⅲ比例为历史最高。
武进区水利局河长科科长强娟表示,目前全区民间河长超400名,桑榆河长、青企河长、党员志愿者河长和巾帼河长等一大批民间河长的注入,为政府河长的治水事业增添了强大的力量。接下来,将进一步壮大民间河长队伍,让更多人员参与治水事业,助力武进区水环境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