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报,随着今年第5号台风“丹娜丝”近海北上,副热带高压西进增强,梅雨带随之北跳,我市自6月18日开始为期33天的梅雨期结束,7月21日出梅。
我市今年入梅正常,出梅偏晚,梅雨期偏长(常年22天),累计出现三轮强降雨,梅雨量总体正常,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呈过程性、间歇性、局地性特点。据气象部门统计数据,三个国家级观测站梅雨量分别为常州294.7毫米(偏多3成)、金坛195.1毫米(偏少2成)、溧阳287.2(偏多1成)。全市91个区域自动站最大累计雨量分别为常州潞城419.7毫米、金坛指前258.5毫米、溧阳天目湖平桥386.9毫米。其中,7月17日晚至18日,我市出现局地对流天气,此次日降水量加密自动站最大值为潞城261.6毫米,列1952年建站以来第二位,仅次于2017年6月10日北港街道313.7毫米。此次过程最大小时雨强为潞城107.9毫米,10分钟最大雨量为青龙街道29.6毫米,均为历史罕见。
受梅雨影响,全市主要河、湖水位出现明显涨幅,新大运河常州站、丹金漕河金坛站、宜溧漕河溧阳站等3个主要代表站警戒水位分别为4.30米、5.00米、4.50米,过程最高过水位分别达4.15米、4.11米、3.95米。
依靠多年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全市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确保了汛情总体平稳,常州站、金坛站、溧阳站等主要代表站水位均未突破警戒,市防指未启动应急响应,未启用运北片城市防洪大包围,也未出现大面积积水、受涝、受淹情况。
截至7月21日08时,新大运河常州站(钟楼闸上)水位3.83米,低于警戒0.47米,较入梅当天涨0.23米;丹金漕河金坛站水位3.86米,低于警戒1.14米,较入梅当天涨0.31米;宜溧漕河溧阳站(新村枢纽外)水位3.77米,低于警戒0.73米,较入梅当天涨0.32米。
另据气象部门预报,出梅后我市多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35~37℃,午后局地雷阵雨天气也将频繁发生,同时台风活动趋于活跃,防汛防旱工作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阶段。市防指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值班值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降低水旱灾害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