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水情
我市自7月1日遭受持续性强降水以来,河湖库水位迅猛上涨,最大涨幅0.69-2.16米,沙河水库、大溪水库、前宋水库、塘马水库、滆湖、洮湖、丹金漕河、宜溧漕河、南河、太滆运河等河道的共11个主要代表站水位出现超历史,最高水位分别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06-1.00m。
目前,我市河湖库仍维持较高水位,普遍超警戒。今日13时,我市主要河湖库水位超警戒0.26-1.80m。太湖水位4.84m,超1991年最高水位(4.79m)0.05m,仅次于1999年最高水位(4.97m),列历史第二位。小河新闸站最高潮位6.99m(7日6:40),超警戒0.99m。
主要站点水情统计表(单位:m)
河名
|
站名
|
7日13时水位
|
与今年最高水位相比
|
超警戒(汛控)水位
|
大运河
|
常州
|
5.97
|
-0.35
|
1.67
|
老运河
|
三堡街
|
4.50
|
-0.13
|
0.20
|
丹金溧漕河
|
金坛
|
6.46
|
-0.19
|
1.46
|
宜溧漕河
|
溧阳
|
6.14
|
-0.15
|
1.64
|
滆湖
|
坊前
|
5.76
|
-0.04
|
1.76
|
洮湖
|
王母观
|
6.40
|
-0.15
|
1.80
|
沙河水库
|
沙河水库
|
21.26
|
-1.22
|
0.26
|
大溪水库
|
大溪水库
|
13.52
|
-0.31
|
1.52
|
太湖
|
太湖平均
|
4.84
|
0
|
1.04
|
注:除大溪水库采用青岛基面外,其余为吴淞基面。
7日8时,全市五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15480万方,较6月30日8时增加1300万方。沙河水库、大溪水库7月1-6日累计溢洪6280万方。
7月1-6日,我市沿江三闸累计排水1.55亿方;环太湖武进港、雅浦港、漕桥河、太滆运河累计入湖水量1.26亿方。
今日上午,大运河入境流量338.4 m3/s,出境流量111 m3/s;沙河水库泄洪流量73 m3/s,大溪水库泄洪流量50.3 m3/s。滆湖主要入湖河道流量总和325 m3/s,主要出湖河道流量总和375 m3/s。大运河入武宜运河流量176 m3/s,南运河牛塘断面入大运河146 m3/s。
二、趋势分析
从当前雨情、水情、工情等方面研究分析,天宁区抗洪抢险形势依然严峻。
1.从天气预报看,不容乐观。尽管最近天气有所好转,据气象部门预报,主雨带仍维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南北摆动,局地强降雨仍有可能发生。另外,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来势汹汹,从当前预测预报看,对我市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如果暴雨、洪水、台风三碰头,形势更为严峻。
2.从当前水情看,局面复杂。长江、太湖、运河三条泄洪通道保持高位,泄水情况不理想,全市各大河流、湖泊将长时间积水。
3.从工程能力看,仍有隐忧。目前,全市所有水利工程开足马力运行,效益已经发挥到极致,工程调度方面回旋的余地已经不大。根据省防指调度指令,钟楼闸、丹金闸枢纽、丹金船闸均已启用,导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汛情瞬息万变,防守压力骤增。
三、下步建议
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继续强化工程调度,强化转移安置,强化巡查防守,强化应急抢护,把灾害损失和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1.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对北市河西岸等高危区域,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做好危险区域群众转移工作,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件,协调解决生活安置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2.积极抢排涝水。对重点积水、受涝、受淹区域,加大人力、物力、设备投入,在“尼伯特”到来前,尽最大努力抢排涝水,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积极修复水毁工程,做好迎战后续强降雨准备。
3.确保水库塘坝安全度汛。加密巡查次数,增加巡查人员,切实加强对水库、塘坝等各类水利工程的巡查,水位不降,巡查不止。
4.抓实安全检查。深入细致、不厌其烦地开展防台风安全隐患排查,立足“防强风、防暴雨、防内涝、防次生灾害”,加强河流堤岸、高空构筑物、户外广告、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不出问题。
5.强化信息报送。各镇、街道每天向区防指报送当天最新汛情,内容包括险情、受灾情况、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
基层动态
郑陆镇:信息传达及时通畅。广泛借助微信、QQ等即时通讯平台,第一时间把天气预报、水文预警等信息传达到村委、社区,及时做好1号台风“尼伯特”的防范准备,防止台风与高水位合并带来的不良影响。固强补弱防患未然。利用近日水位回落、天气好转的间隙,对受灾受淹房屋进行现场踏勘,对各泵站及时进行检修,对浸泡受损的圩堤、险工地段及时加固,对居住在危房里的居民做好劝退和撤离工作。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稳定工作。由村委、社区深入受灾群众家中,把群众困难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
雕庄街道:严守24小时值班制度,统筹做好值班人员调配,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及时到位。认真贯彻日报制度,及时收集上报汛情、险情、灾情。
青龙街道:全面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成员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畅通。街道分别成立河道保洁员抢险队伍、城管抢险队伍、民兵抢险队伍、市政专业抢险队伍各一支,各村、社区也单独成立抢险队伍,重点围绕横塘河、丁塘港、北塘河、藻江河东支等圩堤进行高密度多频次巡查,确保发现隐患和险情,第一时间上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提前介入去年险情、灾情较重地区,做好防范保障。截至目前,青龙街道暂未受淹。
茶山街道:重点地段预案到位。针对去年富强村委龙游河张墅桥段、丽华村委在采菱岗东周浜等内涝区域,提前做好预案措施,增设7台12寸混流泵,在汛期开足马力、加紧排涝,截至目前,张墅桥应急排涝泵站周边居民住宅、村庄道路没有积水。及时转移受灾人员。紧邻龙游河1户村民房屋由于长时间水中浸泡,为防止房屋坍塌,人员发生意外,富强村委专人上门对该户5名群众做好思想工作,及时转移到安全住所,严防因受雨水长时间浸泡而带来的各类次生灾害。目前利用天气放晴契机,提前做好河道、蓄水池的水位预降工作,囤足库容量,真正做到排得出,降得下。积极做好机泵的保养维护,增加管理人员,迎接下一轮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红梅街道:充分发挥防汛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全面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成员值班制度。成立4支防汛抢险队伍,不间断的对辖区内低洼易涝地区进行巡查,针对杨板村水情达到预警线,立即开泵排水,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第一时间进行排涝除险,将居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兰陵街道:严防新运河水位倒灌。7月6日下午4点钟楼闸开闸后,新运河水位从5.05米迅速攀升到5.55米,晚上9点左右,水位高达5.62米,高于5.55米的管网水位,村中道路出现积水。街道迅速动员村委居民,及时排涝,至晚上9点半钟楼闸关闭后,水位下降,积水退去,未发生严重灾情。及时做好人员安置。全面落实科学有效的应急除险举措,确保汛期人员“零伤亡”。截至7月7日,累计安置10户39人。
重要问题
7月7日晚,天宁街道组织对重点地区巡查时,发现北市河西岸道路(勤俭村至王家村段)受本次强降雨影响,已经发生严重塌方。塌方路段长约70米,深度达2米。紧邻塌方路段,有3户自建房,36套成套房变成高危房,随时有塌方危险。
对此,天宁街道第一时间组织对居民的转移,封锁塌方道路,24小时派人监管。并向区、市防指作了专门汇报,请示组织专家组现场勘察,查出抢修方案,组织抢修工作,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