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省级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试点、节水型社会创建示范区、法治水利建设示范点。多年来,金坛一直坚持持续改、深入改、步步改的原则,不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做法可概括为“三改一配套”:
一改管理机制。重点进行“四定”,“小政府为大服务、小机构派大用场”是金坛水利管理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多次对基层水管单位机构进行改革,消肿减脂,精兵简政。将原来的一个乡镇挂几块涉水管理单位的牌子整合为水利管理服务站一块牌子,作为区水利局派出机构,重新进行定性、定编、定岗、定员,明晰功能定位,强化公益服务,实现行政管理职能回归。
二改管理权属。重点落实“四权”,即明确所有权、界定管理权、划分使用权、搞活经营权。实行农灌市场化运作,降低农灌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节约保护水资源。组织编制小水库保护与利用规划,对小水库管理实行“四分”,即事企分开、管养分离、职权分明、经费分担。管理者不经营、经营者不管理,先设岗后定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去年以来,又在全区全面推进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界,针对河道管理范围权属不清,职责不明等现状,对省管名录中的骨干河道、湖泊、在册水库进行划界定桩,推进骨干河道10米护堤地土地流转,建设水岸森林廊道,实行骨干河道管理范围线地籍信息化管理。
三改管理体制。重点推行“四位一体”管护。为扭转水利工程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现象,较好地确立一建就管、建管并举、一管到底的理念,积极创新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制定并经区政府出台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工作实施意见、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实施意见、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河道、圩堤、穿堤建筑物、田间沟渠等水利工程全面实行以“十个一”为标准的“四位一体”长效管护。成立专业管护公司14个,400多名专、兼职“水上保姆”,对河道等水利工程实行管护,初步形成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区、镇两级投入考核机制;落实“河长制”管理,推行多部门综合执法,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和联合巡查机制,维护河湖生态健康。
一配套就是政策措施配套。金坛所有涉水项目改革,都是强调政策挺在前面,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形成合力,形成政府搭台、水利唱戏、多驾马车齐驱的水利改革发展良性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