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区位于常州市中心,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所承受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一些未经改造的城中村,由于周边地势的抬高及城市大开发的推进,其排水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天气变化所带来的考验。近几年主汛期间发生的大暴雨,造成辖区多处城中村及老小区遭受水患,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出行及生产生活。
2012年,常州市政府启动主城区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项目,并由常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常州市主城区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规划》,规划范围为主城区的天宁、钟楼、戚墅堰等三个行政区。2013年年初,市政府召开了分管城建和水利的市长联席办公会议,确定启动常州市主城区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并以常政复[2013]42号文件对实施方案及资金筹措进行了批复。
根据市政府批复要求,2014-2015年钟楼全区范围内共计13处易淹易涝地区实施工程治理,2014年实施了8项,分别为:永红街道侯家浜泵站移建工程、永红蔡家村洼地治理应急工程、永红清五社区西侧城中村片洼地治理应急工程、永红街道陶园村片区洼地治理应急工程、永红街道蒋家村片区洼地治理应急工程、五星街道上村洼地治理应急工程、五星项头村东片区域积水治理应急工程、西林街道杨家村淹水应急治理工程,总投资达1800多万元。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汛期积水问题。在今年4月28日的冰雹期间,8个项目所在的城中村均未有积水现象发生。
在2014年低洼地改造项目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今年5月10日前,又完成了永红高二队、五星白庄村等5处低洼地改造项目,总投资达500多万元。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低洼地改造项目列入这两年的区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之一,有效促进了项目的顺利推进,确保了各项工程按时、按质完成。这两年低洼地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全区防洪减灾能力,为全区2015年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