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截污,一条治本之路
水环境质量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可现在常州市区现状河道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许多河道一到夏天,河水便发黑发臭,使得沿河居民反映强烈。
为什么市河的河水会发黑发臭呢?经有关部门实地调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量污水直排入河、河道水流不畅、淤积严重、水系不通,水体自净能力差是导致市河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
找到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事实上截污才是治理河道的治本之路,只有实施污水截流和深度处理,将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出河道,才能从根本上使河道变清,避免“污染转移”。河道截污,势在必行。
直捣“病根”, 一张细致“作战图”
截污工程具体实施单位市排水管理处在详细论证及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拿出了水环境整治截污工程的“作战图”,并通过专家评审及有关部门的审批。
列入这张“作战图”的有23条河道,截流的总体安排包括:已基本完成截污工程的河道共5条,分别是蒋家浜、西市河、锁桥河、红梅新村内塘、武进小区内塘;拟覆盖或填埋的河道共5条;剩余的13条34.74公里河道拟进行全面截污,沿河工业污水点源治理达到接管标准和相关要求接入截流渠或管道,生活污水全部直接接入截流渠或管道,同时确保截流的污水得到及时输送和有效处理。
按计划,今年将率先实施6条河道的全面截污,分别是后塘河、十字河(含洪庄河)、翠竹新村内河、横塘浜、叶家浜和双桥浜,总长14.01公里。其余7条河道将根据市政污水管网到达情况和容量等实际情况,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组织实施全面截污。
人水和谐, 一种科学发展的理念
截流方案因河制宜,一河一策,结合现状,坚持“科学治水、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为主要手段,以尽量少拆迁、少拆除现状驳岸为原则,将污水强排汇入污水总管。
据介绍,此次截流工程技术方案特点十分鲜明。一是污水全截流,截流效率高。根据方案,工程实施后将把通过雨污合流管排入河道的污水在非汛期全部截流进入截流管道或渠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二是方案切实,兼顾景观。凡场地条件具备的,在河道驳岸外侧建设截流管道;凡条件不具备的则在河道驳岸内侧建设截流渠道;凡未建驳岸的,截流渠道兼作高标准的河道驳岸或挡墙。截流管渠在满足截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景观效果。三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确保截流工程质量。在施工中,将采用新型钢边橡胶止水带等新型材料,并采取在河道内打木桩进行基础处理和块石挤淤等施工方法,防止截流管渠沉降和渗漏等问题发生。
参与此次工程的许多专家认为,水环境整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采取雨污分流、河道截流、清淤、换水补水、复氧、修建驳岸等综合措施,截取沿河污水接入城市污水厂处理,采用截流管、截流沟的方案将明显改善水体水质,有效削减污染物向河道的排放,将早日重现常州水乡风貌。
保护水脉,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水环境整治任重道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面广量大,涉及方方面面,难以一蹴而就。市排水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工程本身的困难可以想方设法克服解决,但是对于施工带给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影响,则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据了解,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噪音、臭气、垃圾出场、建筑材料的堆放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会给周围的市民出行和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实施方,市排水管理处表示尽量将扰民的因素降至最低,采取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机械的噪音,避开居民的休息时间施工,采取分段施工等方法。
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宗旨是为民办实事,也将尽力把实事办好办实,将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希望能够得到市民的的支持和配合。截污工程的顺利推进,使市河早日远离黑臭,造福全市人民。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治理保护好城市的水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