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从去年年底开始,天宁区各级用三个月时间,对全区3个街道14个行政村的村庄河塘进行集中清淤整治,目前,已超额完成32条河塘的清淤计划,除雕庄街道调整的2条河塘下周完成外,全区已清淤居民家前屋后的大小河塘49条,完成土方11.6万方,同时结合清淤打捞水面杂草和各种漂浮物,清理河滩及水底各种垃圾约5万方。
天宁区大部分村庄河塘地处城郊结合部,居民密集,淤泥晾干堆放难度大,运输距离远,垃圾杂物多,给清淤整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确保清淤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街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稳步推进清淤工作的开展。雕庄街道以行政村为单位,对河塘清淤进行捆绑式集中公开招标,并对招标结果向村民公示,避免了招标中的“挑肥拣瘦”。此外,该街道还结合植树造林,将淤泥用于树苗的复土,可谓一举两得。青龙街道蔬菜种植户多,村中的河塘是村民清洗生产生活用具和蔬菜的天然水池,群众要求清淤整治的呼声特别高。清淤整治前,许多河塘配套基础设施差,加之管理不到位,垃圾丛生,河水发黑。清淤整治中,各村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一些蔬菜种植重点村,主动要求增加清淤计划,将村外菜田边的所有河塘均列入了清淤范围,有的河塘结合清淤还新修了驳岸,铺筑了道路,增设了活动场地,大大地改善了环境面貌。茶山街道尽管只有1个村2条河塘的清淤计划,但由于位居城区,淤泥无法堆放,需及时清运到远郊,施工难度很大,清淤价格达每方土近40元,清淤中既不能扰民,又要保证环境整洁。街道、村通过向居民进行宣传,并要求施工单位克服困难,做到文明施工,使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现在的清水池。
村庄河塘清淤整治结束后,天宁区要求各街道必须全面加强河塘长效管理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落实河塘长效管理责任,明确河塘保洁责任人、保洁措施和保洁标准。此外,还将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爱塘护塘的环境意识。为此,该区已制作了14块不锈钢宣传广告牌,分别设立在有关主要道路和居民密集的河塘边,各村也将根据实际,准备向居民印发有关宣传单,以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