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市农村“三清”工作的开展,溧阳市水利局在继续加大镇村河道清淤工作的同时,狠抓措施落实,积极组织实施村庄河道塘坝清淤整治工作,加快农村“三清”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摸清基本情况,明确目标任务。通过调查摸底,全市共有村庄河道塘坝2167条(个),总长度249公里,总水面积9931亩,总淤积量536万方,明确了目标任务。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为强化对村庄河道清淤工作的领导,市水利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积极部署清淤工作的实施;各镇区成立了相应的村庄河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河塘整治工作。 三是制定规划措施,分批按序实施。自2003年至2005年,市水利局编制并组织实施了第一轮镇村河道清淤规划,三年间共完成河道清淤92条,长256.65公里,清淤总量267.65万方,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规划任务,并落实了8条河道的长效管护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根据上级要求,又编制了第二轮镇村河道清淤规划和村庄河塘清淤规划,规划整治村庄河道塘坝共2167条(个),总水面积9931亩,淤积量536万方,被列入当年实施计划的河塘1813条(个),总淤积量366万方。各镇区根据市水利局统一规划,结合市政府“三清”工作要求,先行落实了一批试点村,全市20个试点村151条(个)河塘764亩水面,总清淤量46万方。埭头镇埭西村、上黄镇干西村、天目湖镇古县村被确定为常州市级试点村,上黄镇干西村被列为省水利厅试点先行村。四是利用政策优势,加大资金扶持。自上级组织实施镇村河道清淤工作以来,特别是2005年省政府把河道清淤列为“为民办实事”内容后,市水利局充分利用上级和本级财政扶持政策,不断加大河道清淤组织实施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河道清淤工作向纵深推进,累计投入清淤资金1144.95万元(含镇村自筹),确保了清淤工作的顺利实施;2006年,抓住上级对村庄河道塘坝清淤工作的契机,积极争取茅山老区享受苏北每个行政村1.2万元补助的扶持政策,力争老区不因经济薄弱而削弱村庄清淤工作,同时,市、镇两级对村庄河塘清淤的补助标准也正在制定之中。通过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力争村庄河塘清淤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加强督促检查,力促整体推进。为促进村庄河塘清淤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水利局专门组织力量进行督促检查,按照每村平均6000方清淤量和河道、塘坝、水面杂草、周边垃圾同时处理的要求,加大行政协调推动力度。目前,13个镇级试点河道即将开工实施,3个市级试点村已基本完成试点任务。截止到1月底,该市已完成清淤村庄河塘土方11.75万方,其中河道5条,土方3.2万方,村基塘72个,土方8.5万方。1月13日,省水利厅督查组在上黄镇干西村督查时,对该村清淤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溧阳市水利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