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害以后,尤其是“十五”以来,武进区水利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建设和谐武进的发展大局,始终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水问题为重点,在系统总结武进水务工作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武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水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治水理念,调整治水思路。这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武进;遵循两个规律——水的自然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三个统筹——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协调推进;增强四个能力——防洪保安能力、水资源供给能力、水环境保护能力、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十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20.21亿元,其中防洪除涝工程8.28亿元,水资源供给工程(城乡供水)9.93亿元,水环境保护工程(污水处理厂)2亿元,相继建成了雅浦港水利枢纽、城区防洪工程等一批骨干防洪保安工程,初步建成了长江引水一期工程,区域联网供水工程等骨干供水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全区抵御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资源保障供给能力。
过去的五年,是水利基础设施迅猛发展的五年。近几年,把以人为本作为治水的根本和目的,把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的防洪工程建设作为治水的首要任务,以防洪保安为重点,全面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8.28亿元,完成土方2898万立方米,加固圩堤435.9公里,占全区圩堤总长的88%。新(改)建闸站312座,新增排涝流量78.4秒立米,使全区圩区万亩排涝流量由以前的7.8秒立米提高到9.9秒立米,横林、洛阳等镇万亩排涝流量达到12秒立米以上,新建节水型灌溉渠道1522公里,目前全区干支渠道衬砌率达到89.4%。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投运,有效地提高了全区抵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能力。
过去的五年,是供水事业跳跃发展的五年。为彻底解决苏南水乡无水可饮的困境,保证武进人民生产生活用水,我们积极实施“三级联动”供水工程,建成总投资3.5亿元、日供水量22万吨的长江引水一期工程,建成总投资2.28亿元的区域联网供水工程,在此同时推进镇域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投资2.998亿元,铺设管道1040公里,长江水受益人口73万。为合理配置水资源,做到优质优用,节省工业生产成本,同时为长江引水一期工程提供备用水源,实施分质供水工程,建设以鬲湖水为水源的湖滨工业水厂,设计总规模为日供水3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供水10万吨,投资为1亿元,工程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过去的五年,是污水治理稳步推进的五年。加快治理水体污染,改善人居环境,还民青山绿水,把污水治理作为工作的重点,首先是从疏浚河道淤浅入手,通过清淤活水,改善河道水质,已累计疏浚淤浅河道867条,长度1134公里,有23条河道建立了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其次是控制污染源头,会同相关部门做好排污口调研工作,为达标排放,从源头抓起。再次是实施污水治理工程,总投资1.32亿元的城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2年3月建成投运,现日处理污水已超过3.5万吨。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总投资8847万元,工程于2005年6月25日开工建设,今年6月将投入试运行。目前,城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已达10万吨/日,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60%。
过去的五年,是水资源管理逐步规范的五年。自2000年8月26日省人大作出《关于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要求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超采区在2003年底全面封井,在2005年底深井全面封填。我们根据决定已连续5年加大封井工作力度,采取宣传发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奖优罚劣,限期封填,限期督查和强行封填等多种措施,全面推进地下水禁采工作。省定任务的430眼深井已全部封填,全区地下水开采量由2000年的2250万立方米压缩到今年的110万立方米,减少近95.2%,地下水平均水位由2000年的-54.15米上升到2005年的-41.32米,上升近13米,地面沉降由2000年的0.025米减少到2005年的0.011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