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回良玉副总理,尊敬的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阿卜杜拉先生、秘书长戈派拉克瑞斯南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第19届国际灌排大会暨第56届执行理事会隆重开幕了,首先,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大会组委会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来宾、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下面,我非常高兴就中国在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我们的应对思路、措施和经验,与来自国际灌排界的朋友们进行交流。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的水利事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中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近50年来,中国的水利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减灾和保障体系。到2004年底,已累计建成江河堤防长达27.7万公里;建成水库8.5万座,形成了约600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5625万公顷,除涝面积21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在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的1/3、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1/3的条件下,保障了粮食安全和经济高速发展,水利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以及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国在水资源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的趋势。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资源分布不相匹配,南方水多、土地少,北方水少、土地多。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处于水资源紧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1/3的耕地面积位于洪水威胁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引发的自然灾害,是中国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中国的水旱灾害呈现加重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每年约1100万公顷,80-90年代约2000多万公顷,近5年来,平均每年受旱面积上升到3300多万公顷,因旱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5%左右。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中国平均农田因洪涝灾害受灾面积937万公顷,而1990-2000年的十年间,年均受洪涝灾害面积为1580万公顷,因水灾减产粮食约占同期全国平均粮食产量的3%左右。
二是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被大量占用,非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急剧增加,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尽管我国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大量的农田和农业灌溉水源被城市和工业占用,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从1980年到2004年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总用水量增加了25%,而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没有增加。全国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88%下降到2004年的66%。
三是中国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中国众多的山地、丘陵,因季风型暴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生态恶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加剧了江河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由于干旱和超载过牧,导致草原出现退化、沙化现象。
四是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200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80亿吨,比1980年增加了1倍多。大量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中,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使得部分水体污染严重。水污染不仅加剧了灌溉可用水资源的短缺,成为粮食生产用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到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五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中国约占55%的耕地还没有灌排设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全国灌溉面积中有1/3以上是中低产田,已建的灌排工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灌排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很多工程存在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等问题,灌溉用水效率低,节约用水和提高土地粮食生产率的潜力还很大。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对中国水资源领域的挑战
中国治水历史悠久,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到灌溉与防洪的源头。几千年的治水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年来,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应对1998年长江水灾、黄河断流、北方沙尘暴侵袭、河流污染等问题的实践中,中国水利部于1999年年底提出了水利工作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在治水实践中不断完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就是在治水中要改变“人定胜天”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平衡,实现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制度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一个地区、一个流域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从全局来考虑,按照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状况来科学规划和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量水而行。要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和变革,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大力组建用水户协会、用水合作社等组织,积极吸收广大农民参与管理。
近几年,中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改善了用水管理,在全国开始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强化了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的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近五年间提高了7%。以甘肃张掖为代表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是用水大户,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人口还要增加,粮食需求还要增长。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用水总量不再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用水需求主要通过农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来实现。对此,我们加大了灌区建设和节水改造力度。目前,中国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2035万公顷,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36%,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近十年来提高了10%左右。依靠用水效率的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总量在近20年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仍然得到较快发展。
(二)给洪水以出路,与洪水和谐相处。
人类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控制所有量级的洪水,只能通过工程建设和制度安排,将洪水灾害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洪水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缺一不能成为灾害。在对待洪水上,我们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给洪水以出路。
给洪水以出路,与洪水和谐相处,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而且要把它作为整个防洪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给予高度重视。要依法规范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使之适应洪水的发展规律,人类活动不要侵占洪水空间,给洪水以更大的蓄滞自由,避免或减少洪灾发生的社会动因,趋利避害。比如,在城市规划中,不能侵占行洪河道,要注意给河道让出一定的宽度来,防止人为约束河道造成恶果;在防汛工作中,要加强分蓄洪区运用和管理,科学合理地分蓄洪水;在对待洪水上,要将它作为资源,想方设法地加以利用。
中国在长江灾后重建中体现了这一思想。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造成了重大损失。在长江灾后重建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从无序、无节制的人与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的人与洪水和谐。为此,在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从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开展了大规模的长江综合防洪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积极退田还湖(河)、退耕还林、疏浚河湖、移民建镇。经过4年多的努力,长江中下游数千公里干流堤防已基本达标;退田还江还湖就近移民242万人,恢复水面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130亿立方米。这是我国历史上千百年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地、人水争地,转变为主动地大规模退田还湖,给洪水以出路。2002年,长江流域中游及洞庭湖区发生较大洪水,江湖安澜无恙。
(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大水土流失的防治力度,保护水土资源。
解决中国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等措施,给自然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保护水土资源。同时,要做好人工治理,为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每年对1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禁牧等封育保护;每年人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为了解决好生态修复区人口的粮食问题、经济发展和脱贫等问题,为实施自然修复创造条件,在黄河中游严重水土流失区,修建淤地坝工程,拦蓄泥沙,淤地种粮,发展经济;在牧区搞好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灌溉饲草料地,对天然草原实行禁牧、轮牧、休牧,保护和恢复草原;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山区,积极发展小水电,使农民能够解决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对塔里木河下游、黑河下游等生态严重恶化地区进行调水、补水修复生态。这些努力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增强了我们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双赢的信心,也进一步夯实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防治中国水污染问题。
在整个经济结构的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宏观管理上要十分强调发展绿色经济,限制高耗水、高耗地、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发展。只有发展绿色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 一定区域和水体客观上具有水环境承载能力。而对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管理集中体现在排污权的管理上。正如节水型社会是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建立一整套制度,排污权管理也要建立宏观控制、微观定额两套指标,实行排污权的有偿转让和交易,严格排污权的管理,保护水资源。 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建立水功能区管理制度,通过对水体划定不同的功能区,确定不同水域的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管理和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尤其是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保障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三、综合规划,统筹兼顾,逐步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
今年是中国实施第十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开始实施从2006年到2010年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个时期的水利工作,保障国家的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意义重大。 “十一五”期间,水利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努力解决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到2010年,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水资源配置和保障方面。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根本,加强制度建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逐步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将解决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8%;村镇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60%;解决农村80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有效缓解北京、天津以及华北地区和胶东半岛大中城市缺水问题。 二是在防洪减灾方面。重点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等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使用频率高的蓄滞洪区能够正常运用。对河道、湖泊、水利枢纽、蓄滞洪区等科学安排,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全国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河段基本得到治理,结合干支流水库建设,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三是在农村水利发展方面。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公顷,基本完成现有粮食主产区主要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基本实现全国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粮食主产区排涝标准基本达到3~5年一遇。保护和恢复1000万公顷天然草原生态,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100万千瓦。 四是在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重点保护水源地,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0万平方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平方公里。对生态脆弱或生态严重破坏的河流进行修复。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科学制定规划,统筹水利、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大投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水法规体系,规范各项水事活动;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重视和鼓励公众参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中国水问题,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 长期以来,中国在灌排和防洪领域与国际灌排委员会和许多国际组织有着长期的良好合作。中国从1983年加入了国际灌排委员会以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项目,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增进了中国对国际上灌排和防洪领域最新进展的了解,学习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促进了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在此,我代表中国水利部,对国际灌排委员会的所有成员以及有关国际组织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今后在灌区改造、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防洪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 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