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恕诚: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要协调发展 |
发布日期:2005-08-10 来源:江苏水利网 |
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水利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的问题,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8月1日召开的“水利工程生态影响”论坛上表示,在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既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工程建设,停止发展步伐,也不能掩盖矛盾,留下隐患。 汪恕诚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能以仅占世界6%的可再生水资源和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并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水利功不可没。 但水利工程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疏导河流、整治河道、筑坝壅水和大规模引水等,不仅会改变地形地貌,影响河流生态,也会带来征地移民等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意识增强,水利水电开发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对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的争论。特别是围绕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利弊得失,不少人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担忧。 汪恕诚强调,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其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生态影响问题,要求水利工作者比以往、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生态与环境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还必须抓紧兴建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 据了解,近年来,水利部门总结了历史上长期治水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要求,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治水中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重视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注重生态用水。对生态问题严重的河流流域,采取节水、防污、调水等措施予以修复;有计划地进行湿地补水,保护湿地。通过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科学调度,实现黄河不断流,太湖水质改善,塔里木河下游、黑河下游生态得到一定修复,白洋淀、向海等湿地恢复生机。在地下水超采区,采取封井、限采等措施,保护了地下水。重视并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生态系统,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汪恕诚表示,今后在水利建设中将继续高度重视生态问题,把改善和修复生态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保护河流的健康生命,认真对待和科学处理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妥善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保障移民合法权益;完善项目咨询评估程序,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深入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阶段都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积极探索水利工程有利于生态的调度和使用模式等,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