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建设节水型社会(高层访谈) |
发布日期:2005-06-17 来源:水利部网站 |
■缺水严重节水潜力大 记者:您曾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那么,它的重要意义何在? 汪恕诚: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国660个城市中,有约400个城市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未来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2004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06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节水潜力很大。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绝不亚于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堪称我国在新时期的一项宏伟工程。 ■十五年实现用水零增长 记者: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和目标是什么? 汪恕诚: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不同,节水型社会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促进节水的制度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未来15年将是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节水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基本完善,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全社会形成自觉节水的风尚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在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零增长。 ■超用加价转让有偿 记者: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点有哪些? 汪恕诚:首先,制定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工作基础。 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节水型社会的初级阶段。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要通过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开展用水制度改革,建立与用水权指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要特别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超用加价,转让有偿”。 通过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这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第二步,也是节水型社会的高级阶段。 此外,要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实行流域和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则是实施水权管理的前提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体制保证。 ■建节水型社会已成共识 记者: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了哪些成效? 汪恕诚:一是初步形成了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的管理体系。各流域、各地区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国范围内初始水权的分配奠定了基础;用水定额编制工作取得进展,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用水定额。 二是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了水资源费,300多个城市开征了污水处理费。新的水价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节约用水。 三是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引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3000立方米左右降至2004年的406立方米;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用水比例下降,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四是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全国建设了600个农业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 五是节水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公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得到增强。 ■节水型社会成为世界先例 记者:据悉,中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国际社会如何评价中国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汪恕诚:从国际上看,节水型社会建设还没有完整和成熟的案例,只有为数不多的国家分别在水市场、水权和水需求管理方面进行了局部研究和尝试,而中国是从国家层面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应该说是在世界上开辟了先例。今年3月,我应邀前往华盛顿出席“世界水周”会议时,向大会介绍了中国通过采取包括建设节水型社会等多种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和经验,国际水利界的同行认为,中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将会为很多国家应对水资源短缺问题探索出—条新路。
|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