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意义决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是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内涵
记者: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内涵?
汪恕诚: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水利行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探索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诸多矛盾和问题的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解决我国四大水问题还任重道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探索的过程,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差距还很大。不论缺水地区还是丰水地区,不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都要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把握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内涵,结合实际,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主动性。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内涵: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与经济发展对水利提出的饮水保障、防洪安全、粮食供给、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五个层次的需求,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治水中尊重自然规律。在防洪减灾方面,要科学安排洪水出路,合理利用雨洪资源;在应对水资源短缺方面,要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加强预防、监督和治理,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水资源保护方面,要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尤其要严格管好饮用水水源。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国民经济和水利发展,统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统筹解决不同领域水利发展中的问题,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四是坚持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现象,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五是加强制度建设,遵循经济规律,牢固树立工程是手段、制度是根本的理念,依靠制度变革推进水利由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转变。
当前我们要突出抓好四件大事:一是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四是高度重视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
记者:您刚才谈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水利工作的角度看,应该从哪几方面来理解?
汪恕诚: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分别有四个核心要点。第一,给洪水以出路。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第三,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第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这四个要点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切实从人定胜天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深化水利改革,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新体制。针对当前的水利情况,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制度建设,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二是要十分重视工程带来的生态影响。在水利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体制建设。当前亟待我们去研究和开展的是四项改革,一是流域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三是节水型社会建设,四是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这四项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涉及的因素很多,改革的难度相当大,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但是,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记者: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未来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压力。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汪恕诚: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义决不亚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既需开源,更需节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仅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节水,要作为一项战略方针长期坚持。要把节水工作贯穿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总书记和总理的讲话充分说明了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坚持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准确把握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不同,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近年来,不少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张掖等近百个地区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宁夏、内蒙古进行了水权转换,天津积极推进市场配置节水。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通过制订流域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明晰初始用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各单位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确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科学用水定额;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多种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特别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
无论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还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都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高效使用,浪费水资源不仅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加剧,也增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本,包括取水耗水成本和水污染处理成本等。要积极探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水市场交易规则等制度体系建设,并通过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予以落实,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要切实保障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权利和用水安全,保障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鼓励公众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促进节水的社会化。
保障饮水安全是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
记者: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为什么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
汪恕诚: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解困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供水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饮水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严重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致型地方病突出等问题。据初步调查,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约6300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血吸虫病区约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市水源污染严重,威胁到饮水水质。当前饮水水质带来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03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决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喝上‘放心水’”。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工作的第一需要。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无论是城市水利工作,还是农村水利工作,都要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刻不容缓。要统筹考虑城乡饮水安全,统筹考虑应急需要与长远需求,统筹考虑水量水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科学规划,落实措施,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饮水安全。
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河流生态代言人的重任
记者:近年来,有关保护河流生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水利部门特别是流域机构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请问下一步有何考虑?
汪恕诚:水利部部门特别是流域机构,近年来对保护河流生态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必须看到,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全国各大江河湖泊的水质和生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不仅在北方一些缺水地区出现“有河皆干、有水皆污”,而且在南方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有水皆污”的现象。对此,水利部门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实践河流湖泊的保护与利用。流域机构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河流生态代言人的重任。要从生态保护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角度来确立工作方针、原则和规划,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工作的制高点放在维护河流的健康生命上。不同的河流有不同的发育演变规律,面临不同的健康问题,必须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在发挥好河流功能的同时,切实保护好河流,让河流为人类造福。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建立衡量河流生态健康的指标体系;加强河流生态系统的监测,制定不同阶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机制,并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保护或修复水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水利工作者承担着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
记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还必须兴建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如何看待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
汪恕诚:要高度重视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会对生态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问题。既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工程建设,停止发展步伐,也不能掩盖矛盾,留下隐患。水利工作者必须承担起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妥善解决好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保障移民合法权益;要完善项目咨询评估程序,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深入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都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要积极探索水利工程有利于生态的调度和使用模式。
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
记者: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水利部门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汪恕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落实到政府,就是要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做到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近年来,水利部门通过完善水法规、规范行政许可、健全水管理制度、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影响,我们在水行政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习惯于靠投资带动发展,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去管理行业,习惯于工程建设,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不善于运用市场机制,不善于社会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做好水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
依法行政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全面推进水利部门的依法行政。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深化水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落实和完善各项水管理措施,做到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开。二是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加强水法制建设。重视水利立法的基础性工作,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推进水利系统内部综合执法工作,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制。四是完善水行政监督制度,推进水利政务公开,强化监察、审计和社会对水行政行为的监督。五是加强普法和水法制宣传,不断提高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着力推进基层水利发展
记者:县及县以下基层水利,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服务群众。近年来,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了农村人畜饮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改造、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投入,基层水利发展较快,当前主要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对推进基层水利工作有哪些考虑?
汪恕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现有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发展机制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政用于水利的投资较少;税费改革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组织难、投工难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基层水利单位困难较多,队伍不稳,活力不足。对这些问题,必须靠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这些必将激发起广大农民兴修水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热情。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债建设资金,将重点支持农田水利、生态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六小”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水利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各地一定要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等、靠、要思想,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解决基层水利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重点是落实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两个文件。二要适应税费改革要求,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关键措施,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个有效举措。在冬春农闲季节大搞农田水利,是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好传统。各地要按照部署,抓住机遇,搞好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发展。三要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民营水利,增强基层水利发展活力。要进一步深化对产权改革和民营水利的认识,加强民营水利的市场准入规则和机制的研究,既要引导,又要规范;既要保护,又要管理;既要放开一些领域让其开发,又要防止掠夺性经营。四要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基层水利单位和服务组织应依托水土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城乡供水、水电、水利旅游、水产养殖、水利建筑施工和技术咨询等优势产业。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积极开发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特色水利产品,促进水利多种经营的发展。五要推进基层水利单位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要根据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需要,在人员精干的基础上,保留乡镇水利(水管)站,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建立激励机制,引进人才,提高职工素质、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