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水润江南明星城 利在当代惠长远
发布日期:2018-12-26  来源:常州日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改革开放4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州水利人浓墨重彩书写着全市水利事业新篇章,推动节水、治水、管水、兴水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

一组数据,直观展现了40年来我市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

百里江港洲堤防全面提升达标,89座水库病险全部摘帽;首轮治太12项骨干工程全数完工,25处节点枢纽顺利实施,使得市及辖市区城市防洪由不设防到具备综合调度手段;1800千米千亩以上圩堤达标,使圩区防洪标准由过去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10至20年一遇。全市累计新建和加固圩堤2469千米,开挖和疏浚骨干河道1469条、2600千米。拥有干支渠道1.62万条、6978.8千米,防渗渠道8047条、2677千米。新建和扩建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塘坝1.46万座,蓄水6853万立方米。建设小型机电排灌站3107座,装机功率13.6万千瓦,流量2106立方米/秒……

紧扣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不断完善

常州市水利局成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立之初,我市水利工作就从着力抓建设、建工程向突出抓管理、见效益变轨转型。水是资源、水是商品的理念得以确立。武进、金坛、溧阳均进入全国水利综合经营百强县行列。

1991年江淮大水后,我市确立“西蓄(水库调蓄、湖荡滞洪)、北排(洪水向北排入长江)、东泄(泄入太湖)、中控(大运河新闸和丹金闸控制)”治水战略,围绕这一方略,各项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进入新世纪的前10年,我市开启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进程。防洪保安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水土保持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水资源利用从开发为主向开发保护并重转变,水利投资由改革开放前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转变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委1号文件的出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的提出,水利步入投资规模最大、发展目标实现最好、群众受益最多、行业能力提升最快的历史新时期,常州亦实现四个加快: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建成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江苏全域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加快完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新孟河、新沟河等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加快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展开。加快健全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实施河(湖)长制管理,积极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民生水利发展水平。

强力推进,流域区域骨干项目建设实现跨越

这40年,是水利投资力度前所未有的40年,也是大规模水利建设高潮迭起的40年。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入235亿元,实施城市防洪、河道整治、环境提升、水库除险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水乡城市的水美水韵特色初显,城乡综合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40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治太建设,不断改善流域大环境。顺利完成首轮治太工程建设。2013年,第二轮太湖治理新沟河、新孟河工程又在我市全面开工,两河工程旨在进一步完善引江济太体系,形成 “两进三出”流域循环系统。两大工程开工以来,推进顺利。目前,新沟河累计完成投资28.8亿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新孟河常州段工程自去年8月全面实施以来,完成投资64.73亿元。

40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长江堤防达标工程,持续提升防洪保安能力。地处江左的常州拥有百里江港洲堤,长江堤防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1997年,江苏省委决定,用3-5年时间把江河堤防建成高标准防洪屏障,至2000年我市基本完成建设任务。1998年以来根据河势稳定要求,实施德胜河口应急加固和录安洲抛石等应急护岸工程,2016年又实施完成长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建设,对逾17千米主江堤实施加高防浪墙、加宽断面覆土、封闭防洪线、翻修堤顶道路、完善堤脚排水设施配套,成为“洪水冲不垮、台风吹不塌”的铜墙铁壁,为我市沿江开发创建良好的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目前常州港口岸已成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年综合吞吐能力2200万吨。

40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保障率。水库塘坝既是水源工程,又是防洪工程。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市对老旧塘坝实施了“小塘改大塘、浅塘改深塘、死塘改活塘和建筑物配套”的“三改一配套”建设,使塘坝有了较大发展。1998年各地开始自主实施部分病险小水库消险。自2005年至2012年累计完成投资5.85亿元,全市89座大中小型水库都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其调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充分发挥水利效益筑实了基础。

全面覆盖,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作为农业生产基础保障,农村水利工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未来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市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672,有效灌溉率达到95%。

陇亩阡陌处,风吹稻米香。一条条河道疏浚、一项项水土治理,让“美丽乡村”从蓝图变为现实;一个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稳固运行中润泽现代高效农业,让百姓绽放出幸福的笑颜。

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展开。标准农田分为吨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两项。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共建成高标准水利设施农田9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0万亩。渠道防渗、管道灌溉、喷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广泛应用,打造了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农田水利重点县全面覆盖。从2009年至今,涉农辖市区共实施9年13个批次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中央省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5亿元,新建、改造灌排泵1112座,衬砌渠道1344千米,建设暗渠78.8千米,沟道整治284千米,新建防洪墙2.4千米,新建各类配套建筑物57465座,建设喷灌1200亩,低压管道灌溉800亩,建设田间道路63.5千米。为全市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良好水利支撑。

河道疏浚整治持续推进。进入上世纪90年代,农村河道普遍出现了淤积严重、水草蔓延、垃圾成堆的现象,影响了河道正常功能的发挥和河流水质的改善,从2003年起,开展河道清淤集中行动,用3年时间,把淤深1米以上乡村河道均清淤一次。之后村庄河塘疏浚整治不断推进。“十二五”期间,累计加高加固圩堤712.77千米。疏浚县乡河道378条、898.99千米,村庄河塘7003个。出台全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长效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巩固河道、推进圩堤和泵站、突破田间工程”的主攻方向,抓好各类农水工程管护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创新,探索以圩区为单位,河道、泵站、圩堤、圩内田间工程全面管护的模式。

水利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聚焦百千万帮扶行动,水利部门精准对接茅山老区贫困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老区乡镇倾斜水利投资,推进移民后扶项目建设。水库移民后扶项目5年争取省以上资金6.7亿元,苏南各市占比最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二五”期间溧阳一地就实施后期扶持项目224个,新增或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89万亩,解决3.93万人饮水安全,新建农村道路242.5千米。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改善,切实增进群众的生态福祉。

产业兴旺了,生活富裕了。水利在惠民富民道路上向“生态宜居”目标再出发。2017年以来,水利部门将民生水利与生态水利最大程度融合,打破农田水利工程“功能单一、用途单一”的现状,按照“水利+”的理念,增强项目的“水工程、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复合属性,赋予乡村更多“水韵味”。

筑牢根基,防汛抗灾工作有力保障民生安全

我市自古以来洪涝灾害多发频发。改革开放40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先后战胜了20次流域性、区域、局部洪水,抗御了4次大面积干旱,实现了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供水、减灾保发展的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978年在遭遇了一场大雪后,常州又逢大旱,春旱接着夏旱和秋旱,10月26日沙河水库仅存水480万方,创建库最低值。武进有137条支流河道断流。这场1934年以来最严重的大旱,差点让太湖来了个底朝天。久旱盼甘霖,全市充分意识到推进防汛防旱和水利建设重要性。40年来,各级从预案编制、责任制建设、依法防洪等着手,从无到有,逐步建立防汛减灾体系。

全面加强防汛防旱规范化建设。陆续编制完善各类防灾预案,实现由单一的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向预警预防、应急响急等综合性应对转变。区分行政首长、技术负责人两个层面落实防汛责任。颁布出台《常州城镇防洪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推进依法防汛、依法防洪进程。

显著提高防汛防旱科学化水平。1991年太湖流域特大洪水后,城区开始设防。2002年,水利部门着手编制城市防洪规划,实施居民易淹易涝洼地治理。2007年大运河南移,促成启动主城区城市防洪大包围节点建设,2014年13座枢纽全面扫尾,经过近两年的提升,运北片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增至17座,排涝流量365立方米每秒,城市首次具备防洪除涝和水环境综合调度手段。历40年努力,全市形成了以流域工程为骨干、区域工程为网络,城市防洪为节点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为实现防汛防旱科学决策、科学调度奠定了坚持的物质基础。防汛防旱科学化程度不断向前推进。防汛工作手段更加先进,决策更为科学。建成省内硬件设施一流的市级以及武进区、溧阳防汛防旱指挥调度中心,形成集防汛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为一体的防汛指挥系统,并积极向重点乡镇延伸。目前,各级水情数据已全部实现自动化测报,市防指20分钟内即可完成各地实时水情、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置,防汛调度日益及时和精细。

稳步推进防汛防旱专业化进程。40年来,无论是防汛防旱组织体系、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还是抢险专业队伍建设,都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再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较早推动防汛物资储运基地建设。建成13个设市区中规模最大、储运物资品种最丰富、设施一流的防汛物资储运中心,成为省防汛物资代储点。探索社会化共建、专业化防汛模式,组建江苏第一个编外机动抢险力量——常州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在2015年、2016年防御流域、区域特大洪涝中发挥积极作用。与常州军分区、原武警水电五支队协作,军地深度融合,组建了抗洪抢险突击队,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面对一场场创纪录的暴雨洪灾、干旱台风,各级贯彻“生命至上”工作理念,注重决策指挥体系、监测预警预报提升,加强联合调度等措施运用。1992年、2011年遭遇类似1978年大旱的情况,全市河湖基本没断流,大旱之年取得农业生产全面丰收。1999年、2015年、2016年在三度经历仅次于1991年大水面前,全市灾情明显降低。

在不期而遇的大旱、大水面前,我市防汛防旱体系减灾效益得到了充分体现。1998年,市防汛防旱指挥部被授予全国抗洪先进集体。2016年,省防指在我市举办历届规模最大的军地防汛抢险演练,省防指、13个设区市的21支专业防汛抢险队伍全部参加。2012年以来,市防指连续4年在全省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上作工作交流。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连续4次被评为全省防汛防旱工作先进集体。

节水优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常州地处江南水网区域,水资源丰沛,开展节水是与减污减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我市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努力实现“开源”的同时,坚持走节水减排、节水减污的节水之路,成功创建成为全国节水型城市,江苏全域节水型社会示范区。

以制度为核心,推进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在全省较早出台一系列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市政府规范文件,建立了“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强化水功能区监管,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常武地区累计填封深井1093眼,地下水位实现止降回升;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对3261户年用水量6000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户每年下达用水计划;严格节水项目三同时制度建设,健全水功能区管理制度。

以效益为关键,加强节水型社会工程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长江引水和区域供水。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全部通过省级验收。武进长江引水成为被百姓称赞最多的民心工程,昔日被水所困的百万居民彻底解决用水之忧。溧阳区域供水一期,让西北部山区30万群众用上自来水。实施城镇生活节水改造,完成千余座公厕的节水器材更新,为建成区内47.1万户居民家庭免费更换节水器具; 推进工业节水技改,截至2017年底,全市节水型学校创建率达60%,省定目标提前两年完成。

注重引导,全方位开展节水型社会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契机,培养全民节水、惜水、护水意识。由市水利局联合市教育局、共青团常州市委共同举办的 “生命之水”主题教育活动连续开展11年,成为参与规模最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情宣教品牌。依托深水节水展览馆等4大节水教育基地为资源,向市民提供实践平台,增进各界对水情的认识。

此外,我市坚持依法治水,以“两化一制”为重点规范执法行为,出台了68项水利规章制度,持续加强河湖及水资源专项执法,持续开展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河湖三乱专项执法等活动,大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仅今年就依法查处各类河湖水事违法行为2754 起,恢复水域面积6200平方米、恢复堤防面积68665平方米。

河清湖晏,生态治理助力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改革开放40年,水利工程在满足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基础上,更融入了城市生态、旅游景观、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等多元功能,水利从以往的“保民工程”加速向“惠民工程”“润民工程”转型提升。

清水工程的实施及完善,让河道趋向亲水。在推进防洪建设同时,水利与环保、建设等职能部门协作,持续开展清水工程,通过推进截污纳管、重点污染源整治、生态调水、河面保洁、水生态修复整治,119条市区河道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8年,又实施完成了主城区畅流活水一期工程建设,通过精准调度,老城区64.83平方千米范围一二级水位差20厘米以上,水系沟通的河道断面水质综合指标达Ⅳ类及以上,水质提升率95%。

退田还湖的启动及建设,让湖泊恢复灵秀。开展河湖健康评估,将丘陵山区和沿江沿湖地区纳入生态保护范围,实施退田还湖建设。“十二五”以来,开展了滆湖、长荡湖围网整治,完成四期太湖生态清淤,钱资荡清淤、长荡湖生态清淤一期工程,完成滆湖(武进)退田(渔)还湖一期工程,启动金坛长荡湖退田还湖。湖泊大规模整治,带来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同时也确立了新一轮开发开放生态优先的良好口碑和形象。滆湖(武进)退田(渔)还湖一期完成,使湖区水深由原来的0.7米变为2米,整体水环境明显改善,14千米岸线滨湖景观魅力初显,成为开放开发的热点区和生态核心区,得到部、省领导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注重拓展功能和创新实践,让水利+文章越做越活。各地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开展水利综合经营起步较早。溧阳市依托沙河水库、大溪水库建设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是中国水库发展旅游最成功范例,是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0年来,水利部门统筹考虑水利的安全、资源、环境、生态等多种功能,做好“水利+旅游”文章,全市境内创成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1家,其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家。建设省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7家,其中国家级1家,拥有“亚洲第一石拱坝”平桥石坝水库等一批特色水工程、水景观。2017年天目湖(沙河水库)、春秋淹城获评江苏首届“最美水地标——水景观”,建昌圩获评“最美水地标——水聚落”。2018年,在查家湾完成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的基础上,青龙潭水利风景区再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

截至2017年,共有5个乡镇,108个村分别被省水利厅评为“水美乡镇”“水美村庄”。溧阳溧城镇礼诗村、天目湖镇平桥村等村建成江苏省“美丽库区、幸福家园”。实现了乡村美起来、靓起来。

改革创新,水利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持续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准确把握水利改革方向,认真研究、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创新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40年来,常州水利投资经历从鼓励社会投资进入,到全面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水利治理、水生态修复建设领域的转变。水利部门积极引入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全面搭建融资平台。截至2017年底,市本级及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及常州经开区均设有融资平台,以土地划拨市场化运作,盘活存量资产,经营资源资信等筹措资金,有效推动新孟河、新沟河等重大治水项目实施进程。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完善两轮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改革,基本理顺乡镇水利管理服务体系。1998年8月启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2000年至2007年,水管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目前正在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通过改革,农村水权制度逐步建立,38个涉农乡镇全部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五位一体”管理模式,实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经费有保障、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的“五有”目标。

不断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市委、市政府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全市改革的重点任务,多次部署安排。水利人创新落实,率先提出推进企业河长,首创“一河长两助手”推进机制,实行“双总河长”领导机制。目前,市县乡村四级2000余名河长精心、创新履职,选聘招募“民间河长”1503人、“民间护河队伍”31支共同参与河道整治管护,获得中央及省媒体聚焦,形成了极具常州特色的河(湖)长制“新模式”。

有序强化行业监督管理。推进水利简政放权和放管服改革。涉水的31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入政务中心办理,对涉及中介服务有关资质要求全部取消。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推进市县两级质监安全机构建设。加强履约考核,引入中介机构对农水长效管护等进行绩效考评。全面推行“双随机”机制,强化执法管理。自2013年作为全国水利综合执法试点单位以来,形成一个部门管理、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格局,塑造了执法队伍新面貌。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展望未来,在我市“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的新征程上,水利部门将践行新时代治水工作方针,不断刷新发展高度,打造水清河畅景美的龙城新风貌。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发挥水利应有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来源:常州日报     本版策划:常州市水利局

本版撰稿:张勇 朱雅萍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