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两年攻坚终治本
发布日期:2018-09-28  来源:常州日报
  依靠河长制,“上天入地”开展水环境整治,4.16公里长的柴支浜实现了劣五类水向四类水的转变。这一变化,用了将近两年。
  柴支浜是新北区河海街道最重要的一条行洪河道,承担40多个小区、全街道近三分之二的行洪任务。而且,因为两岸人口密集、商铺云集,河海居民又对它的景观价值有着更高期盼。
  前几年,由于雨污管道串管、渗漏严重,加上河道底泥多年淤积,柴支浜经常出现黑臭情况,不时给“亲水而居”的百姓带来烦恼。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柴支浜作为新北区区级河道,整治工作得到迅速推进。据河海街道副主任、柴支浜街道河长黄莺介绍,他们建立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体系,柴支浜流经的5个社区均由社区主任担任段长。每级河长严格执行巡河规定,巡河后不仅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反馈情况,而且还建立了专门的工作群,第一时间提交发现的问题,再由各责任部门负责解决。
  以往,柴支浜两岸的“三乱”情况比较严重,乱种植、乱搭建问题突出,经过几个月的严格执法,这一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河两岸变得清爽有序。街道又投入300多万元,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河道清淤工作,共清出底泥3万多方。清淤过程中,沿岸88个雨水排口被一一排查出来,并编号登记。街道委托专业机构,用机器人等设备对全部排口进行了倒查,这一查,确实查出了很多问题。
  “向柴支浜排放的,涉及沿岸25个小区、1688家商户。”河海街道建管站站长陈志峰告诉记者,其中有6个老小区在建设时并未实施雨污分流。通过排查5万余米内部管网,工作人员发现居民“南阳台、北厨房”的污水都直接接入了小区的雨水管道,并由此排入柴支浜,给水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为此,河海街道斥资500余万元,通过“上天入地”工程对老小区实施管网改造。这一方案就是改变老雨水管的功能,让他们变成纯粹的污水管,把居民厨房水、洗衣水送进城市污水管网,同时从每幢楼顶开始重新建设雨水管,实现老小区雨污分流。目前,已经有燕兴新村等4个老小区完成改造,富都花苑等两个小区将从下月起接受改造。
  除了居民小区,沿河一些商铺尤其是餐饮店为图方便,将污水私自接进了雨水管。河海街道广泛发动社区和物业,对这些商铺进行宣传并责令自行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由街道进行处罚并封管。目前,被责令整改的55家商铺中,已经有40多家完成整改。
  排口倒查还发现了不少市政污水管网破损后向雨水管渗漏的问题。比如在庐山路上就一下发现了6个渗漏点,街道与市排水管理处积极协调,由后者通过先进的“内壁修复”方案,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污水管道修复。
  同时,河海街道还通过修建生态驳岸等方式,对河道实行生态修复,也由此打造良好的河道景观。
  黄莺说:“我们的目标是尽早实现柴支浜全河道、全时段的稳定四类水标准。水环境的每一点好转,都要靠背后大量的工作去支撑。不拿出点‘上天入地’的精神,肯定完成不了河长制赋予我们的重任。”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