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助力春播春管
发布日期:2015-04-29  来源:水利局admin

    

    眼下的江苏南部,春光正好。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村民唐建南种下的6亩小麦处在抽穗期,春风袭来,还未成熟的麦穗随风摆动。望着眼前的青青麦浪,唐建南说,这一季小麦长势很好,5月底就会迎来丰收,到时收了麦子再种一季水稻。 

    杨桥村有4000多亩耕地,每家每户的种植规模都不大,基本按照一季小麦、一季水稻耕种。按照唐建南的说法,现在小麦的平均亩产有900多斤,水稻能达到1200多斤。“我们这里的粮食,不论旱涝,都能做到两个字——稳产。”

   武进区所处的苏南地区,是传统的鱼米之乡,种粮有先天优势。“这里一般不会旱,不用为灌溉水源发愁,但过去会担心涝,雨下猛了,水不及时排出去会有麻烦。”不过,现在灌、排对于杨桥村来说,都已不再是问题。全村大大小小30多个灌排泵站,从2012年开始,都已陆续改造升级。“现在,灌溉、排水都通畅得很。”唐建南说。

   灌排泵站是重要的农田水利设施,但在2012年以前,武进区有许多灌排泵站面临年久失修的尴尬。“有一些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设备老旧简陋,真遇到旱涝灾害,作用发挥不出来。”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局长是峰介绍。

   为改变这种局面,真正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从2012年起,武进区利用3年时间,到2014年完成了400座标准化电灌排站的建设改造任务,彻底改变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旧简陋的状况。

   建设改造只是第一步,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关乎长远。“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建好一个,就管好一个,让灌排设施长期健康稳定运行,做好农业生产的有力保障。”是峰说。为了解决长效管护的经费问题,武进区明确由区、各镇(街道)、村按1∶1∶1的比例配套落实资金,区级补助标准定为:一座排涝站每年补助4000元到12000元,电灌站补助2000元到10000元。“我们改变了以往全部由镇村负担的局面,确保管护资金到位。”

   如今焕然一新的灌排站还配备了专门的管理员。唐建南就是家门口一座小型电灌站的站长,每天负责巡视泵站等设备。“需要灌水的时候,一按按钮,就实现统一灌溉,农民不用自己操心,水就流到田间。”唐建南说,这几年,田间的渠道也已被衬砌一新,水流速度快,用水量减少,还避免了过去土渠需要定期除草清淤的烦恼,现在种田很方便。

   再过一个多月,就到了收获的时节,唐建南说,“我们就等着丰收的时刻了。”(刊登于《经济日报》作者: 张雪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