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在江苏常州沙河水库边,水文站站长李水生正蹲在蒸发池边,认真地读取水位线。这样的场景,在他的生活中已重复了40年。
沙河水文站地处国家5A级风景区——天目湖。沙河水库和大溪水库就像明媚的“双眸”,构成了景区的主体。李水生的工作,就是每天若干次地在这两个水库的5个测量断面上来回奔波,记录水量、蒸发、降雨量等各项水文数据,为“双眸”的安全保驾护航。
1984年,有着7年水文工作经历的李水生被调到沙河水库水文站,为天目湖当起了“护眸人”。
李水生的家在常州市溧阳县,到沙河水库骑自行车需要1个多小时。汛期,李水生就守在站里方便随时测量,枯季时就每天骑车几小时上下班。每当他回家后,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突下大雨。沙河水库水文站下辖的两个水库都具有防汛、饮水、发电等功能,大多时候都保持着较高水位。因此,一旦下暴雨,水库水位就会猛涨,对水库下游的百姓产生威胁。此时李水生就会“亚历山大”——必须不眨眼地盯紧水位变化情况,并及时向上报送数据。
有一年春天,他回家后不久,突然下起了暴雨。他心里暗叫不好,披上雨衣,把测竿绑在自行车上往水库飞奔而去。雨越下越大,乍暖还寒的季节,落在裸露的皮肤上,是深入骨髓的冰凉。因为着急,往常1个多小时的路程李水生只用了40多分钟就骑到了。衣服里面一身汗,外面一身雨,再加上一到站里来不及擦一下,他就急着测水位和流量,当天晚上,他病了。
躺在测站的床上,李水生身上一阵阵发冷,因为长时间没有进食,老胃病也来“凑热闹”。第二天一早,闻讯赶来的妻子看到被病痛折磨了一晚的李水生后,心疼地嗔怪道:“别人下雨都是往家赶,你一下雨就往外跑,把自己折腾成这样,怪谁啊!”
正是因为这种“一下雨就往站里赶”的责任心,李水生40年的水文春秋,没有出过一次资料中断、缺测等情况,做到了水文拍报无差错。
“李水生虽然学历不高,但他肯钻研业务,能与时俱进,现在局里整编好的资料,都要过一遍他的手,才能最后审定。”谈起李水生,溧阳水文局局长费国松的言语中满是放心与赞许。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水文测量中也不断地更新了仪器、设备和技术。有些设备和国际接轨,甚至连说明书都是英文,这就需要使用者能尽快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才能投入生产。
这对高中学历的李水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李水生回忆,2013年,水文资料的整编引进了长江委开发的水文资料整编系统SHDP2.0。使用这个软件首先就需要熟练掌握exsl制图。因制图软件中许多功能都是英文字母,这对从来没学过英语的李水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李水生依葫芦画瓢,把这些英文字母记在笔记本上,回家让女儿帮他翻译出来,再对照着一点一点地学。
在李水生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本一寸多厚的笔记本,封面的边缘已经磨毛了。翻开本子,密密麻麻记录的全是李水生曾经遇到的问题。可以想象,李水生就是如蚂蚁啃骨头一般,让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天道酬勤。踏踏实实的李水生,不仅获得各项荣誉,还在2006年通过了部水文局水文技师的资格考试,取得技师资格。“我马上就要退休了,但我真是舍不得离开这里,舍不得离开水文啊!”从最初的彷徨到现在的热爱,这位朴实的汉子用40年写就了自己的水文人生!他也没有辜负父母给他起的名字——“水生”,为水而生,为水文奉献一生。
作者:管宏来 刊于2015年4月11日《人民长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