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江苏常州市水变清了,河塘变美了!
发布日期:2014-01-22  来源:办公室
       江苏常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环境是常州的灵气和神韵所在。如今漫步在常州的三井河、北塘河、关河之畔,市民纷纷感叹:常州的水变清了,河塘变美了!近年,常州发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河道综合整治和保护,城乡骨干河道基本实现了面清、岸洁、水活,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
  常州市河网密布,水系纵横交错,3000多条大小河道遍布城乡。由于河道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河水黑臭、河床淤积、河岸脏乱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每临汛期,因河道“肠梗阻”时常引发局部内涝,让市区低洼地区居民苦不堪言。
  2003年,常州水利部门牵头,建设、环保部门紧密配合,投入资金18亿元,积极实施城市清水工程,对城区内46条100公里市河开展以“改善水环境,提高水生态”为目标的系统治理,实施水系沟通22条,拓浚河道10条,清淤河道55条,同步完成了沿河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污水接管,铺设截污管渠60余公里,日削减城市污水排放11万吨,通过治理,中心城区断头河浜全部贯通,河道水系更加顺畅。
  在农村,常州大力开展以农村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为重头的“三清一绿”“五化三有”达标建设。疏浚各类河道1469条2517公里,整治村庄河塘近2万个,清淤量3000余万立方米。通过清污泥、清垃圾、清杂物,农村河塘得到系统整治,以往狭窄、淤塞的河道变得宽阔、清洁,蓄洪排涝能力和灌溉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农民将疏浚整治后的农村河道称为“健康生命河、致富幸福河、干群贴心河、洁美家园河、文明道德河”。
  建好工程,重在管护。常州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加强指导”的原则,落实市及辖市、乡镇三级管护责任,明确由各区、镇街道负责辖区范围内河道的管理。根据河道管理目标,制定统一管理标准。对城市河道管理实行“定人员、定标准、定河段、定责任、定报酬”的“五定”原则。在加强河道长效管理的同时,按照《江苏省省管湖泊管理与保护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加快由工程管理向水域管理的转变,启动湖泊管理,扎实开展湖泊巡查,推进湖泊退圩(渔)还湖工作。今年,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河长制”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2013年全市50条骨干河道建立“河长制”管护制度,2015年全市全面建立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河长制”管护制度,到2020年实现全市河道管护现代化,进一步构建“互联互通、引排顺畅、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的现代河网水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凭着滨长江、临太湖,运河穿城而过、江河湖相通的水网优势,常州实施引清换水机制,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非汛期及时抓住潮汛期间外河潮位高、水质好的有利契机,加大沿江口门自流引水频率;汛期统筹防汛安全与生态调水,适时开展水位预降,既保防汛又促水体流动,确保内河水体得到充分置换。对水系相对独立区域,常州结合片区水闸、泵站分布特点,一改汛期单一抽排涝水的成规,开展区属、镇属水闸和排水泵站联动换水,适时对相关区域内河内塘进行生态补水。近年来,常州每年通过长江向内河引水达12亿立方米左右,改善了城乡河道水环境,引清换水也由单纯促进水质改善、单个泵站换水,向改善市区水生态和城乡水利工程统一调度联动换水转变。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这是常州延续千年的文化特征。相信在常州水利人的不懈努力下,“水清、水活、水美”的美好愿景必能实现。
                                                                                                                                                                        张勇
    中国水利报 2013.12.17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