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马乃强局长在市区水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07-02-14  来源:本站原创

明确思路  把握重点

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市区水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马乃强

2007年2月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区水利局长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市县水利局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6年全市水利工作,通报2006年度目标考核情况,研究部署2007年全市水利工作任务。刚才,吴局长通报了对辖市区2006年水利工作目标考核情况,希望辖市区水利部门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和精神,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争先创优意识,把来年工作做的更好,为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根据局务会议讨论的意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会议结束时,请市政府蒋新光副市长作重要讲话。

   一、充分肯定2006年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紧紧围绕“加大有效投入,建设全面小康”两大核心目标,按照“保障防洪安全、保障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环境”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水利统筹,建设管理齐抓,提升服务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清水工程、农村村庄河塘疏浚等受到全市上下广泛好评,全省水利工作专门在我市召开,省、市领导对对我市水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年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2006年,全市实际完成水利投资6.88亿元,创历史之最。一是全力以赴实施“清水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市区主要河道水环境整治的总体部署,10月底完成水下部分,4月份全面完工,两级水利部门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审批、统一监理和统一投资”的原则,市区联动,对后塘河等23条河道,实施沟通水系、建站换水、清淤护岸、绿化环境等综合整治,完成投资2.2亿元。通过整治,市河两岸环境面貌明显改观,水质明显好转,群众水环境整治方面的来信来访及两会提案大幅度减少。二是稳步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常州城市防洪工程横塘河北枢纽、南枢纽,年内主体工程全面建成投运。11处居民区洼地除涝工程均在汛前完成,近4万居民受益。辖市区城镇防洪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金坛城市防洪石桥枢纽进展顺利,溧阳溧城镇湾溪河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武进湖塘地区城市防洪除涝工程按计划实施,新北区肖龙港拓浚工程全面启动。三是扎实搞好农村水利。各级财政对农村水利投入明显增加。仅市级投入2006年就达2600万元。标准塘坝、小水库除险加固、村庄河塘清淤和河道长效管护、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等全面展开。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58亿元,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完成水利建设土方1721万方,各类配套建筑物1568座。

    (二)水利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切实增加财政对水利扶持力度的同时,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市在城市防洪和水环境整治中,充分利用水利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这一平台,优化整合涉水资源,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土地拍卖,溢价部分用于城市防洪和水环境整治。武进区专门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加强项目包装,年内向银行争取资金3亿多元,金坛市成立了水利资产经营公司,加大土地市场化运作力度,银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市社会化办水的氛围不断加强,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三)防汛抗台调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汛期,我市汛情总体平稳,梅雨量和汛期面平均降水量均比常年偏少1-2成,沿江水位和河湖水位变化较大,8月份,沿江水位创20年最低。汛期受台风影响3次,风力大,但降雨少。7、8月份,高温伏旱季节,各地加强了用水调度,沿江各闸抢潮引水,累计引水16亿立方米,魏村、澡港两大枢纽开机翻水213小时,翻引江水3776万立方米。金坛、溧阳气象部门实施了2次人工增雨,沙河水库按照防洪调度方案,先后5次开启溢洪闸放水1106万方,大溪水库开启溢洪闸放水3次269万方,一定程度缓解了局部地区的旱情,保证了受旱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特别是在常州城市创卫迎检复查和小康社会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达标检查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围绕“巩固禁采成果、强化基础工作、加强资源管理”目标,逐步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地下水资源的管理。2006年常州市地下水控制开采计划为320万立方米,较去年压缩开采103万立方米。按照“已封深井加强管理,未封深井继续填封,发现深井严肃查处”的原则,规范地下水取水许可的审批,强化长效管理,严格控制开采总量,巩固禁采成果。二是认真做好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条例》,切实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积极实施新建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认真搞好企业用水情况调查。按照水功能区管理的要求,扎实开展河道、湖泊水量、水质、地下水动态监测,真正做到“四个一管理”。三是节约用水工作得到加强。利用“城市节水宣传周”、“节能宣传周”等时机,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先后与市妇联、经贸委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节水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号召全社会“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争创节水型家庭、节水型学校、节水型企业”。开展节水减污一体化课题研究,在全市范围内举办水量平衡测试培训班,夯实节水管理基础。全年确立企业节水技改项目25项,参与企业20家,项目涉及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废水回用等节水综合措施,形成年节水能力2335万立方米。

    (五)水利管理进一步强化。大运河南移后,为进一步优化城市防洪格局,提高中心城区防洪标准,组织对《常州城市防洪规划》进行了修编。市区水系规划编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市区重点规划和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扎实展开。太湖治理二轮规划,新孟河、新沟河拓浚工程项目建议书、大运河牛塘防洪控制工程前期准备进展顺利。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建管并重”得到加强,管养经费投入增加。全市镇村河道长效管护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转变,全市镇村河道落实长效管护措施的河道达132条、386.9公里。市河保洁和市河换水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市区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全面展开。年内除市管的19条河道外,其余河道全部实现了属地管理。保洁范围扩大,换水频率增加,成效显著。市、辖市区两级水利部门上下联动,密切协作,配合有关部门有效处理金湟河筑坝、牛塘化工厂笨泄漏等水污染事件,化解水事危机和水事矛盾。

    (六)系统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水利系统积极开展“创优环境兴常州、改进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水环境整治、水库除险加固、水源工程和村庄河塘清淤等水利治理项目,深得各级党委政府的响应,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拥护。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在水利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岸线占用等重点领域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构建水利惩治腐败体系,取得了较好进展。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搞好水利宣传,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树立了水利行业较好的形象。

    总体上看,过去的一年,系统上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重点突出、真抓实干、继往开来、成果丰硕。一年中,市及辖市区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有比较明显增长。金坛市,近年来无论在水利建设,还是水利管理上都有不少亮点。城市防洪工程石桥枢纽开工建设,通航河道护岸交通、水利、地方政府联合整治,推进快。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和水管单位改革成效显著。溧阳市,不断提升建设规范化水平,局属重点工程(塘马水库、小水库除险加固)在系统内率先推行了工程建设招标代理制。水利土方、建筑物配套和村庄河塘整治、山丘区“当家塘”建设标准高,成效明显。水利各项工作得到同级党委、政府的多次嘉奖。武进区,河道“奔牛模式”长效管理为全市积累了经验。武南河拓浚工程作为武进30年来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顺利开工。全区长江引水工程受益率达到92%,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也抓得有声有色。新北区,抓规划意识进一步提升,抓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组织完成了新北区水利规划和3个园区防洪除涝规划,并在德胜河通航河道整治、柴支浜水环境整治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天宁、钟楼、戚区,在居民区洼地除涝、市区水环境整治和河道清淤中,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做到上下一盘棋,系统内部一个声音喊到底,为“清水工程”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局对大家的工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和全体局领导,对大家一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水利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从防洪保安的要求来看,全市防洪标准不高,防洪保安体系还不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总体推进不快,面广量大的农村防汛排涝设施隐患较多,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总体上看,全市水利建设依然滞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滞后人民群众的期望;从水环境保护的要求来看,水环境改善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水环境恶化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水事纠纷来看,处理突发性水事案件的能力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总的来说,水利工程体系标准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一些水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水利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五大建设,实现两个率先”的工作部署。建设生态市,要求水利系统进一步提高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保障能力,在保护水生态资源、建设人居生态环境中促进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的工作进一步统筹发展城乡水利,在增强农村实力、改善农村面貌、增强农民收入中促进和谐发展;建设富裕常州,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改革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在提高行业职工生活水平、满足物质精神需求,保障水利职工安居乐业中促进和谐发展。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水利部门要进一步调整治水思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认真应对面临的新挑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努力把水利工作融入到“两个率先”发展的战略中去,融入到建设新农村实践中去,融入到建设创新型城市、文明城市和生态市中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加注重给洪水出路,推进洪水管理的方式;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强化需水管理,加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更加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更加注重水资源开发、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防洪除涝更加安全,水环境更加改善,农村水利更加完善,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发展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不断提升水利服务大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进一步调整治水思路,重点把握四项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把握水利的发展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治水思路,改革管理体制;三是必须坚持农业、工业、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四是必须坚持整合力量、政策带动、全社会办水利的工作方法,不断加大水利投入。

    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注重提升“四个能力”。一是防洪减灾能力。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安全为核心,建设高标准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提高整体综合防洪除涝能力。二是水资源供给能力。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以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三是水环境保护能力。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超采控制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创造一个和谐的水环境。四是水利的服务发展能力。促进水利与经济社会、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优质服务、良性发展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水利服务发展水平。

    要进一步落实关键措施,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始终是我们水利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一是加快推进“清水工程”的实施。2007年清水工程再次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要把河道清淤、水系沟通和换水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切实做到水系畅通。与此同时,要特别突出已建成的河道的管理,充分发挥已建工程效益,切实推进水质的改善。二是加快推进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要抓住机遇,通过中央、省、市、地方各级投入,集中力量,用两三年时间,基本完成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三是加快推进河道长效管理工作。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是行洪的通道,是生态的屏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河道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四是加快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要围绕全面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认真研究新时期水利政策,确立公共财政在水利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做大财政对水利资金的盘子。要积极开展市场化运作融资、土地开发筹资、吸纳社会资金捐资等多种形式投入水利建设,建立稳定的水利投入新机制。要完善农村水利长效发展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扎实做好2007年水利工作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为重点,加快城市防洪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创新水利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全市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常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使长江、太湖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常州城市中心区防洪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准,非中心区要达到100年一遇以上;金坛、溧阳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全市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河道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基本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围绕上述要求,全市水利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六个坚持,六个强化”:

    (一)坚持以防为主,强化防汛防旱工作。要始终把防汛防旱摆在水利工作的首要位置,认真抓好防汛抗旱各项责任制的落实,及早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抓紧落实度汛措施。要认真修订完善各级水旱灾害应急预案和防台风预案,优化防洪调度方案,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有效利用洪水资源。要加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的实战演练,重视抢险机动队伍的建设。要加大河湖清障力度,保障河湖行蓄洪能力。要加强防汛指挥系统建设,提高整体防汛应急指挥能力,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二)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水利建设管理工作。2007年,全水利建设计划投入10亿元,其中“清水”工程和城市防洪3.0亿元,区域治理工程4.0亿元,农村水利3.0亿元。全力打造完善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体系,一是加快推进“清水工程”建设。市区19条河道的水利治理,是2007年度水利治理的重中之重,要继续强化“六个统一”,不断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全面完成计划任务。有防汛任务的河道整治,汛前完成水下工程,汛期发挥效益。其它河道、驳岸、水系沟通10月底基本结束,整个“清水工程”项目12月份前全面结束,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二是加快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要加快推进横塘片城市防洪除涝工程建设,结合青龙土地开发,市水利投资公司要全面开工建设北塘河(市区段)整治、青锋双向闸站、贺家塘双向闸站等工程。天宁区、钟楼区、戚区要按照市局分解下达的相关任务,切实加快推进步伐。新北区要加快柴支浜建设进度。三是切实加强区域防汛抗灾能力。要加快武南河拓浚延伸工程、肖龙港整治工程建设进度,力争在汛期全面发挥效益;金坛石桥枢纽工程在2007年底全面建成;溧阳湾溪河整治工程年内完成投资2000万元。要加快丘陵山区小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年内完成12座小水库除险任务。通航河道堤防加固和石驳护岸,要继续按照水利、交通、地方三结合的办法,加大力度,加快组织实施。四是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要按照水利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抓住汛前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对省、市重点农水项目和竞争立项工程,要做到项目早明确,工程早开工,资金早落实。对列入省农村新五件实事内容的村庄河塘整治要持之以恒,继续抓紧抓好,确保整治效果。年内,金坛、溧阳5万方以上塘坝建设要全面完工。

    (三)坚持超前谋划,强化规划前期工作。各级领导要高度规划前期工作工作,一把手要抽出主要精力,专门抓。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加快常州城市防洪规划修编报告的技术评审,并及时报市长常务会议通过。二是要配合省厅,抓好太湖二轮治理规划,进一步增加项目储备。三是要加快新孟河拓浚、大运河牛塘防洪控制工程等区域治理单项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实施。四是要继续开展《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保障规划》《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常州市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和预案的编制工作。五是要加快2007年水环境整治项目设计报批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争取汛前完成涉及度汛安全工程的水下部分。六是要加强与省厅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快沙河、大溪水库除险加固及联合调度项目、武南河拓浚、新孟河拓浚、澡港河东支拓浚工程等项目的审批立项进程,争取上级部门的更多资金支持。

    (四)坚持效率和效益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取水计量设施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控制,促进工业节水,有效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进调水应急工程实施;加强对水功能区和城市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和水质监测;完成入河排污口登记核查;完善水功能区水资源通报制度;巩固地下水禁采成果。要强化水费和水资源费等征收管理,规范征收行为。要认真研究水费征缴模式,建立和完善水规费征收机构,完善以收费许可制、收费公示制、供水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水费计收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征收到位率。要严格按照国务院460号令的规定收好、用好水资源费,在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同时,力争征收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五)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强化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管理。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加大水政执法力度,加强水事纠纷的预防和调处,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要以查处典型案例为突破口,推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切实强化执法巡查工作,加大处罚力度。要继续加强长江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切实加强河道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增加管理经费,切实扭转河道管理薄弱的局面,进一步强化河道的规划管理与保护,坚决制止新的河道违章设障行为;要加强镇村河道长效管护,2007年五个区推广面要达100%,金坛、溧阳要达到50%,并切实做到管护人员、台账、制度、考核四个落实。继续深化各项水利改革。重点是深化水利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各地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锲而不舍、一抓到底,确保基本达到经营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到位、公益性水利工程财政保障落实、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逐步达到管养分离的目标。年内,要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扫尾和总结验收。与此同时,按照省市里统一部署,抓好水库移民后扶工作。进一步推进水利科技创新。要重视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科技含量,节约工程投资。要全面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做到有领导管,有专门力量抓,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市县防汛决策网络建设。同时,要加强已建系统管理维护,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为防汛抗旱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提供技术保障。

    (六)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系统自身建设。要围绕提高部门贯彻执行能力、经济促进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社会管理和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这“五种能力”的目标,全面推进系统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在部门、单位和系统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引进和招录一批高学历、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要加强系统廉政建设。近年来,市包括辖市、区,组织实施工程在逐年增多,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规范基建程序,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十分必要,要确保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重视和加强信访和安全生产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要加大水利宣传工作力度,为水利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同志们,做好2007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构建设和谐常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广大职工致以新年问候,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