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2005年全市水利工作重点确定
发布日期:2005-02-18  来源:本站原创

  200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既要全面实现“十五”发展计划,又要积极谋划“十一五”发展思路,做好全年的水利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里,全市水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着力构建四大体系,全力以赴加快三项建设,扎扎实实做好五项工作。

  着力构建四大体系:

  一是构建城乡统筹的高标准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以保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全为目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覆盖城乡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建设以洪水预报、调度、抗洪救灾指挥等为主要内容的防洪除涝非工程体系,力争到2010年,使长江、太湖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常州城市防洪达到100年一遇,中心城区达到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金坛、溧阳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全市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初步形成常州城市、县级城市和农村三级防洪与挡潮、灌溉、除涝、抗旱与调水、降渍五大工程体系。二是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体系。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开源、节流、管理和保护为重点,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和维护,全面落实好各项节水措施,形成城乡供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农业水产养殖及旅游休闲等水资源综合利用格局,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水资源良性运行机制。三是构建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为目标,进行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控制、水质监测、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调度等水环境综合治理,逐步形成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四是构建高效廉洁的水利发展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有利于鼓励、保护和引导基层水利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想方设法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增大社会化管理力度,征足用好水利法定规费,使基层水管队伍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形成以优质服务、高效、低耗为中心的产业发展体系和制度,为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全力以赴加快三项建设: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突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全局”的工作导向,进一步调整完善防洪除涝工程规划,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进度。精心组织,加快推进城市防洪横塘片横塘河北枢纽工程,按照“精品工程”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切实加大对金坛、溧阳、武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督查力度,加快常州城镇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推进步伐,将洪水挡于城市之外,把清水引进城市中来。二是扎实推进城市防洪除涝应急工程的实施。市区协同,以市为主,继续抓好城市居民区洼地除涝工程,全面完成天宁、钟楼区等城市中心区防洪墙应急加固工程,确保在汛期发挥作用。三是着力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农村水利面临的新情况,紧紧围绕防洪为主的农村河道建设这一载体,明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河道治理思路,制订平原圩区、丘陵山区、城郊及各类园区分区治理措施,坚持区域治理、圩堤加固、小水库塘坝消险整治三轮齐转,确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效益的发挥。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坚持水量水质并重,以质为主的工作方针。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一项中心任务,统筹考虑城乡饮水安全,统筹考虑应急需要与长远需求,统筹考虑水量与水质,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与协调,科学规划,落实措施,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城乡饮水安全。近期将把解决丘陵山区水源短缺问题作为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大事,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立足于抗大旱、抗久旱,保水源、保安全,落实配套资金和实施方案,抓紧做好新一轮小水库消险和塘坝质量达标建设的有关前期工作,加强面上指导和督查,在重点改造原有水源工程的基础上,新建续建一批水源工程,提高丘陵山区水源保障能力和水资源供给水平。加快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在总结水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切实加快二期工程推进步伐,全面完成市区三井河、双桥浜等10条河道的综合整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对辖市区水环境整治的示范引导力度,区分城乡不同情况,采取治污、护岸、增绿、建站和清淤、清杂、载污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通过2至3年时间的努力,使城市河道基本达到“水清、坡稳、岸绿、景靓”的要求,重要村镇河道达到“水清、坡稳、岸绿”的目标。

   扎扎实实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防汛防旱工作。从严、从细、从实做好汛前大检查,会同水文、气象等部门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准确通报各类防汛防旱和抗灾信息,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继续加大市区闸站防汛调度信息系统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城市防汛闸站无人值守、少人值守,进一步提高防汛调度管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强化城市防洪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关系,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切实提高整体合力,形成快速反应、训练有素、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二是继续强化以工程管理为重点的各项改革。着眼建立覆盖各类水利工程的管理新体制。抓好城市、农村和大中型工程三大管理和城市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城镇水利基础设施管理,要通过公开招标、竞聘上岗、委托社区协管等方式,将各类沿河设施纳入管护范围、落实责任,逐步改善严重的失管和无人管护的局面。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切实改变当前镇村河道管理“无人、无钱、无责任”状况,进一步加大管护试点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管护标准,引进竞争机制,切实有效地管好农村各类水利设施。国管大中型水利设施管理,按照水利与财政、体改等部门共同颁发的《常州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明确责任,定岗定员,管养分离,落实好管理经费,积极争取财政性资金投入足额到位,强化对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加快城市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步伐,以水利投资公司为载体,全面启动青龙生活区地块运作工作,积极争取财政及金融部门支持,抓紧落实相关建设贷款指标,切实增大城市防洪和市区水环境整治投资幅度。三是突出以节水防污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进一步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资源统管职能,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切实加强以封井限采为重点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全面完成非超采区所有深井的封填任务。不断加大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力度,及时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规范排污口设置与审批工作。继续严格执行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进一步加强水行政管理,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入开展水利政策法规调研,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与此同时,认真研究城市节水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问题,加强面上指导,以《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颁布为契机,加强用水计划管理,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大力推行节水型产品,创建节水型企业,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顺应市区撤乡建街加快步伐的趋势,落实措施,制订方案,进一步创新水政监察支队市、区、街道联动执法模式,加大对城市涉水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打好基础,提供保障。四是进一步强化规划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从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高度出发,跳出水利谋水利,跳出行业求发展。加强对构建常州四大水利体系的前瞻性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结合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实施,认真做好城市防洪规划、河道综合整治规划、分区水利规划的修订完善工作,全面启动“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编制,结合国家太湖治理的二轮规划,开展好新孟河河道、沙河、大溪水库联库运行等一批水利重大项目的可研工作,推进水利规划前期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五是全力抓好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内部运作机制,理顺机关行政处室、事业单位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工作为载体,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规范各级工作人员的从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高效行政、廉洁从政。行政处室要从单纯抓项目、抓建设等具体事务管理向抓规划管理、抓宣传发动、抓资金筹措等宏观管理转变,加强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为群众、为基层、为事业单位发展出谋划策,服好务,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供局领导决策。事业单位要把重点放在抓项目管理,抓进度推进和质量控制和提升经济效益上,切实做到未开工项目抓前期,抓开工,已开工工程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坚持把增创新优势、提升竞争力作为工作主线,把转变增长方式,增加新的增长点作为突破口,把深化改革和创新机制作为内生动力,努力实现水利发展的新跨越。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