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开工
发布日期:2008-04-18  来源:常州水利局

    防洪标准大幅提高  水利功能更趋完善  我市城市中心区防洪标准将提高至“两百年一遇”  运北片防洪首个工程项目北塘河枢纽工程今奠基

    4月18日上午,投资8.3亿元,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区城市防洪大包围工程建设全面开工,运北片防洪首个项目——北塘河枢纽工程正式奠基,省水利厅副厅长陆永泉、市领导范燕青、邹宏国、陈伟昶、韩九云、顾森贤,市委秘书长常青,市政府副秘书长薛建南等省、市、区领导出席城市防洪大包围北塘河枢纽工程开工典礼。

    今天开工建设的北塘河水利枢纽,投资5200多万元,集防洪、排涝、调水及改善城市水环境等综合功能于一体,是常州城市防洪大包围首个开工建设的项目。今天上午9时18分,市委书记范燕青宣布常州市城市防洪大包围北塘河枢纽开工,并和省水利厅副厅长陆永泉一道为北塘河枢纽工程揭牌。以北塘河枢纽工程为龙头的常州城市防洪大包围开工建设,不仅将大幅度提高常州城市防御洪涝的标准,而且标志着常州水利工程建设从过去单一注重水安全转向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从单纯防范水患转向既防水患、更重视水利水环境、体现水工程综合效益的重大转变。

    北塘河枢纽位于北塘河与澡江河东支交汇处西侧的北塘河上,工程由泵站和节制闸各1座组成,其中节制闸单孔净宽12米,泵站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该工程除具有防洪功能外,还具备调水换水的功效,通过澡港河这一“调水动脉”,可将长江水源源不断引入北塘河这一“清水通道”,灌注到纵横交错的城区河网中,使市河水清、水满、水活,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水乡水的灵气和秀美,同时为常州市全面推进 “三河三园”((北塘河、澡港东支、藻港河,东坡公园、红梅公园、中华恐龙园))水上旅游线建设奠定扎实的水利基础。

    2002年来,随着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大运河市区段南移工程的实施,城区水情、工情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发展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水利部门及时组织修订新的城市防洪规划并报市政府批准,在完善城市水利设施综合功能的同时,在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上也摆脱以往分散布点、各自为战的状况,依据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实施一批城市防洪重大工程。

    今天开工的城市防洪工程,以新大运河为界实行运北、运南分治,市区分级实施。运北片实行防洪“大包围”,以市级组织建设为主,2008年-2010年三年计划投入资金8.3亿元,重点实施澡港河东支河道拓浚和包围圈9大枢纽控制工程、29公里堤防和若干座口门建筑物建设,建成后受益面积达156平方公里,基本形成城市中心区防洪大包围圈。新运河以南的采菱东南片、湖塘片和运北以东的潞横革新片治理由相关区负责实施,主要包括相关圩区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等内容。

    城市防洪格局这次重新调整和全面实施,特别是对新运河以北地区实施大包围,对常州市特别是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景观营造、三河三园水上旅游线建设和开辟、以及进一步降低城市建设成本、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效率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运北片大包围工程2010年全面建成后,常州城市整体防洪排涝能力将跨上新台阶,城市中心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同时也将为城市增添一批靓丽的新景观。

    情况链接:常州城市防洪运北片大包围—北塘河枢纽简介

    城市防洪运北片大包围区域为常州市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地区之一,包含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心、高新、城西三个组团,该片南以新大运河为界,东至丁塘港,北到沪宁高速公路,西以凤凰河、南童子河为界,面积156.2km2。属常州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集中区,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防汛和改善片区水环境任务十分艰巨,加快建设运北片防洪工程十分紧迫。北塘河作为贯穿运北片区的东西向骨干河道,两岸为正在建设中的青龙大型居住区,也是规划中的“三园三河”水上旅游线路的主要河道。在北塘河先行建设一座防洪排涝枢纽工程,和现有的防洪工程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老澡港河枢纽、永汇河枢纽配合,可有效减轻该区域防汛压力,缩短防汛战线,控制内河水位,改善投资环境,防洪效益和保障作用十分显著,并为运北片合围打下坚实基础。

    北塘河枢纽工程位于北塘河与澡江河东支交汇处西侧的北塘河上,工程由泵站和节制闸组成,其中节制闸单孔净宽12米,泵站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选用3台竖井贯流泵,单机流量10立方米/秒,概算投资5209.5万元,施工总工期1年,2008年年底投入试运行,2009年5月底竣工。

    运北片防洪工程全部建成后,不仅将在防洪、排涝中发挥最大功能,对通航和改善水环境同样能起到积极作用。九大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把守”住中心区河网的“大动脉”,打破、替代原来城市防洪片区小而散的防洪格局,对中心区形成一个“大包围”,使中心区达到防御200年一遇的防洪能力,河道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一日降雨不漫溢。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后,还可以充分利用沿江引水工程引入的清水,改善城市中心区水环境。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