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绩单 | 常州:实干笃行谋发展 治水兴常谱新篇 |
发布日期:2025-02-05 |
2024年,常州市水利局全面履职尽责、着力攻坚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水利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再获优秀等次,高质量考核(万元GDP用水量)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武进区永安河入选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全省唯一 溧阳市水利局获评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太湖清淤、两湖治理、节水产业发展获中央及省级媒体的持续报道 全国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试点建设成效明显 溧阳市、金坛区水库移民后扶绩效评价双双获优 常州首部河湖领域地方立法《常州市河道保护管理条例》实施
牢牢守护防汛安全 拧紧防汛责任链条。调整三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向全社会公布年度防汛责任人838名,排查整改隐患106处,印发43份行业部门、86处地下空间任务清单,2份防汛提醒函,实训170名基层防汛责任人。 切实强化“四预”措施。修编预案36个,推演方案52个,首次开展市长任指挥长的防汛一级应急推演,实施全市防汛防台风综合演练,落实市、县、镇、村落实四级预警“叫应”责任人1800余人。 精准调度水利工程。累计下发工程调令45个,精准调度水库错峰泄洪,城镇圩区实现梯次预排预泄,沿江口门适时差异化引排,累计外排14.1亿方、大中型水库泄洪8116万方,成功应对9次暴雨和历史最强台风“贝碧嘉”。 有效改善水环境 强化组织保障。编制下达河长任务书,通过专题审议、执法检查、专项监督、专题询问等方式,实施“人大+河长”“检察长+河长”等措施,全面强化流域协同,助推工作深入开展。持续优化河湖长制“三个清单”办理,将“按月交办”转为“即时交办”,推动问题第一时间启动整改。 强化基础保障。深入开展全市水体调查,首次摸清查实全域河湖底数。严格水域空间管控,实施全域河湖全覆盖管护评价。全市29条(段)航道全部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和单位,切实解决航道管护“老大难”问题。扩大无人机巡查范围,今年飞行里程达7200公里,较去年增加60%,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空巡查网络。 强化综合治理。新建设幸福河湖170条,其中省级幸福河湖10条,市级幸福河湖27条。完成小微水体治理483个,建成市级小微水体优秀片区20个。非汛期组织实施城区畅流活水调度,改善水循环动力条件。凝聚社会共治合力,目前注册民间河长近3.5万名,有效采纳“河湖随手拍”问题170个。 提升水资源集约利用 强化刚性约束。开展全市199户取用水管理全覆盖监督检查工作,完成2369个核查登记与电子证照取水口信息比对审核工作。实行超采区地下水埋深变化月度通报、会商机制,地下水超采区代表站平均埋深同比上升。 探索创新管理。建设完成常州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实现取水管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取水信息“一图统看”。完成常州滨江开发区、钟楼开发区和常州经开区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批复,省级开发区覆盖率100%。 发展节水产业。开展全市节水产业调查,摸底调查节水产业企业800余家。武进1+N模式国家级节水产业园基本建成,成为江苏两个重点扶持节水产业园区之一。 着力建设现代水网 全面规划。印发《常州市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完成《常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编制,《高速内环城市水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为“十五五”期间水利建设谋篇布局。 狠抓重点。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竣工验收。全年完成太湖生态清淤154万方,滆湖生态清淤500万方,圩区清退2.38平方千米。中小河流老桃花港、湟里河(武进段)完成治理河道长度9.2公里,钟楼梧桐河工程完成新开河道约2.3公里。 提升面上。完成省级农村生态河道建设190公里,超额完成省级下达任务。完成农村河道疏浚270万方,中型灌区续建改造1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个,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清洁小流域9个。10个市级历史遗留工程全部竣工验收。 |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号楼B座503室
电话:0519-8568218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