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新闻中心 水利概况 政府信息公开 专题专栏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智慧党建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内容
陈杰厅长在新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做好新时代江苏治水大文章
发布日期:2018-03-13   来源:江苏省水利厅   浏览次数:   字号:〖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进一步完善了党和国家新时代治水方略,丰富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将水利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部署全面实施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为新时代江苏水利创新发展确立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如何做好新时代江苏治水大文章?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治水必须系统推进。我们将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江苏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江苏水利工作新局面。

强化“三大思维”,践行新时代治水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强调,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水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水兴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节水治水管水兴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治水领域的具体体现。推动水利工作创新发展,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加坚定地把习近平治水兴水重要思想作为推动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着力强化“三大思维”。一要强化底线思维。就是要强化风险管控,真正守住安全底线,做到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必须守住工程安全底线,全面梳理流域、区域、城市防洪工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重点排查行洪区、蓄洪区、滞洪区安全建设隐患,全面完善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撤退道路、预报预警、避洪设施建设,决不让“洪水猛兽”阻碍现代化进程;全面排查病险水库、涵闸、险工患段,及早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必须守住饮水安全底线,加快推进水源地达标整治与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保障百姓饮用水安全。必须守住生产安全底线,前移安全生产工作关口,规范工程建设和运行秩序,做细抓好安全稳定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和发展稳定。二要强化系统思维。就是要树立全面、联系的观点,系统思考,科学统筹,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良性互动、协调配套。必须突出系统性,坚持水陆统筹、空间融合、功能协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必须突出整体性,科学把握洪涝旱特性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坚持流域、区域、城市、乡村治理的统筹协调,构建互联互通、协调配套的河网水系。必须突出协同性,发挥河长制湖长制平台功能,强化地区间、部门间的协调联动,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等各方面关系,协同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三要强化精准思维。就是要从注重量的积累,到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精准施策,细化问题排查,深化规律研究,综合运用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提升治水成效。必须精准管理,大力建设智慧河湖管理系统,实现对重大水利工程、重要省级河道、重点河湖水域的实时监控,动态掌握运行情况。必须精准调度,科学利用卫星遥感、水下机器人等天地一体化技术,构建流域、区域、城市协调的调度平台,逐步实现以流域为单元的水量与水质综合调度,提高河湖智能化调度水平。

加快“四大转变”,落实新时代治水新要求。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省委、省政府发出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动员令,明确提出“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特征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全面提升水利民生保障能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求全面提升水利生态保障能力。水利工作必须在继续巩固完善防洪、供水体系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生态引领,以更高站位、更广视角,通过政策驱动、改革创新、制度保障,加快治水工作重点转移,努力实现“四大转变”。一是着眼当前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城市存在黑臭水体,饮用水污染事件易发等实际,改变以往以水量配置调度解决水多水少问题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变为量质并举、更加注重水质。二是着眼河湖资源过去一段时间过度开发利用、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等实际,改变以往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标本兼治、更加注重生态。三是着眼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城乡发展更加融合的实际,改变以往城乡水利发展不均衡的发展局面,转变为城乡同治、更加注重民生。四是着眼治水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工程建设的资源环境要素约束日益趋紧的实际,改变以往重建轻管的工作倾向,转变为建管并重、更加注重效能。

打造“六大水利”,突破新时代治水新路径。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水利必须充分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一是打造安全水利。巩固提高流域防洪标准,着力补强区域治理短板,不断提升城镇防洪能力,大力建设现代农田水利,加快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调水、灌溉、挡潮工程体系,不断提高防汛防旱应急管理能力。到2020年,全省防洪、区域、城市防洪除涝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有效保障,有效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和最严重干旱,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安全保障。二是打造环境水利。以河湖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彻底清理河湖乱占乱建、乱垦乱种、乱排乱倒,继续强化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着力实施水功能区达标整治,协调推进水污染防治,严格监管水功能区、取水口、排污口、地下水超采区和饮用水源地。到2020年,全省重点河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2%以上,地下水位红线控制率达到9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高于98%,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水源和良好环境。三是打造生态水利。大力推进清洁流域建设,通过涵养水源、沟通水系、退圩还湖、清淤疏浚、绿化河岸等措施修复河湖生态,建成覆盖骨干河道、主要湖泊、各类水库的生态红线管控体系。到2020年,全省水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完成河湖划界确权任务,河湖生态蓄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恢复河湖水域面积100平方千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0平方千米,为美丽江苏建设提供水生态保障和水韵亮色。四是打造节水水利。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加快完成水价改革,探索形成符合江苏实际的水权制度。到2020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24亿立方米以内,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到6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3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五是打造智慧水利。瞄准大数据发展方向,优化雨情、水情、墒情、工情等各类监测监控站点布局,提高采集率和覆盖面,建设智能感知系统;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设水利智慧云服务中心;完善防汛防旱、水资源管理、河湖与水利工程管理、政务服务等各类应用系统,打造智慧业务应用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广泛共享、深度融合”的智慧水利体系。六是打造法治水利。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依法治水管水,着力深化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科学谋划适应新时代水利发展的政策措施,大胆实践河湖流域化管理,不断强化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参与水利管理。到2020年,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水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利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行政权力在法定轨道上规范运行,为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牢基础。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常州市水利局
常州市水利局 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 联系电话:0519-85682180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地图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05  苏ICP备05003616号